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练习题[11.21]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导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走上理想的教师岗位,易晋教育整理了大量试题资料供大家学习备考。
高分备考QQ群:251776608下载全套备考资料。
关注官方微信:zkdedu 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一、单选题
1.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控制 B.自我认识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2.学习不是在一连串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在头脑内形成认知地图。这一观点是由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斯金纳 B.苛勒
C.托尔曼 D.布鲁纳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二、判断题
5.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也是最特殊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 )
三、简答题
7.简述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A【解析】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选A。
2.C【解析】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强调认知地图,认为学习是对完行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选C。
3.B【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其担任的角色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
4.C【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6.√【解析】构成品德的四大要素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7.【解析】第一,直观—操作性。是指小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以及形象性的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得基本经验与基本技能。
第二,指导—模仿性。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而获得。
第三,基础—再现性。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和再现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最基础部分、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内化基本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而不是掌握当代的前沿性的知识经验或创造、发现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这创造性的朋友并不矛盾,也不排斥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