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中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四)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态度三元论不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3、“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教育特点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4、在合作办学、委托培养、劳动用工和教师聘任等方面发生的法律责任属于( )。
A.刑事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5、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 )。
A.接受进修培训
B.日常教学反思
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同伴交流与合作
6、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这种情绪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自豪感
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8、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1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11、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一外倾和稳定一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 )加以区分。
A.性格
B.品格
C.思维
D.智力
12、在我国中小学德育中,( )处于核心地位。
A.集体主义教育
B.世界观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心理品质教育
13、( )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4、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5、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要更多地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多的面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抽象,反对脱离实际的说教”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卢姆
16、( )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17、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18、教师在数学课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同一道应用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A.创造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19、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 )。
A.低谷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20、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1、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
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22、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23、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2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 )。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A.学习方法
B.学习定势
C.学习时间
D.学习内容
27、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引导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28、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
29、( )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30、我国( )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
A.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B.教师道德行为规范
C.教师角色
D.教师素养
3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要选可食的果实,又要选不可食的果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A.变式法
B.比较法
C.直观法
D.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3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3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4、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35、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
A.夸美纽斯
B.马卡连柯
C.伊拉斯谟
D.赫尔巴特
36、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当地县人民法院
D.省教育厅
37、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
A.学科的教学目标
B.班级的教学目标
C.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38、孟子说“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
A.道德素养
B.专业知识
C.教学技能
D.教育机智
3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 )来进行划分的。
A.课程功能的角度
B.教育阶段的作用
C.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D.课程核心组织的角度
40、“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创新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学生的学习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 )
42、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
43、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
44、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
45、学校虽然不是国家机关,但它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
46、《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规定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
47、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48、教师职业道德重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陶冶和提高。( )
49、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班级奋斗目标。( )
50、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
51、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障碍的学生,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
52、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
53、师德激励要坚持以惩罚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 )
54、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55、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简述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
57、简述教师在学生选课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8、简述如何针对学生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59、简述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60、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61、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63、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
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11分)
64、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逼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刚提出问题,就有学生不举手就大声地说出答案,不给其他同学思考的机会(由于没有思考,大多时候说的又是错误答案);或者有的老师说同学感兴趣的话题,会引起下面的不必要的讨论;或者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些同学随便插话;或者在课堂讨论时学生会争论不休.教师难以把握……
请问你如何应对案例中的这类课堂现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态度三元论认为,态度是由情感、行为和认知三种成分组成。故此题选C。
3、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由于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责任,简称民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通常是一种损害赔偿责任。从当前的法律实践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是违约民事责任。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法人,会经常参与各种民事活动,如合作办学、委托培养、有偿服务、知识产权转让、劳动用T、教师聘任等,往往要与其他主体签订各种合同,发生各种民事性质的法律责任。
在出现法律纠纷时,可以要求追究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请求民事赔偿。所以本题选B。
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接受进修培训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促进发展,它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途径和策。
6、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8、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9、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所以本题选B。
1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
1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题干考查艾萨克的性格两维分类。
1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德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1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故本题选A。
14、参考答案:A
1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经验为中心开设课程。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1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育法》的总纲规定: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的“母法”。《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故选D。
17、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自主性和自愿性。随意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均不属于其特征。故选A。
1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分类。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对同一道应用题,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属于发散思维。
19、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中间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20、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2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提高品德认识是德育过程中的基础。
22、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智力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认识活动方式。这种认知活动借助内部言语按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并且一环扣一环,仿佛自动化地进行着。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是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
2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2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26、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所以本题选8。
2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2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故得出本题答案选A。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所持的固定划一的看法。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其中第一印象是典型的首因效应。
30、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3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保留了果实的本质属性,而舍弃了果实“是否能食用”这一非本质属性。
3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松散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阶段,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结成群体,还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故选A。
34、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35、参考答案:A
3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职能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办理教师申诉案件。王某申诉学校剥夺其参加进修的权利,应该由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受理,也就是当地的县教育局。所以本题选A。
3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3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孟子的这句话是说教师要把体态表达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
39、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4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完知识之后及时地对它进行复习,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参考答案:对
42、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当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称为正诱因:如果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是正诱因,斥责是负诱因。
4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教师(或教学机器)要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后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它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它基本上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4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将重点放在获得创造性成果。
4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学校是行政相对人,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46、参考答案:对
47、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场依存和场依赖是不同的认知方式,只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48、参考答案:对
49、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50、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青少年学生处于学知识、懂道理、学习做人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必须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育人、培育人才的目标。为此,作为学校教育承担者的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家长。
5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不仅仅可以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还能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故正常的学生也需要诊断性评价。
52、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其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53、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师德激励要坚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5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统一,而不是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
55、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都服从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参考解析:
(1)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即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2)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3)两点认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57、参考解析: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指导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导”,在指导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选课能力,使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这是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
(2)因材指导原则。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长与潜能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3)科学性原则。指导老师不能随意给出建议,必须有一定的依据,比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等个人因素和学校实际,就业状况、高校招生动向等社会因素为基础做出指导。
58、参考解析:
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种差异,要实行因性施教的策。因性施教的基本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的策,二是补短的策。所谓扬长的策是指使男女生心理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而补短的策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有的优秀品质。
实施因性教育,首先教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他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劣势的弥补。
再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善于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教育。
此外,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具有智力互偿、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等相互补偿作用。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进行因性教育,其基本的策都是扬长补短,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各方面的心理机能和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各自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是完全一致的。
59、参考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60、参考解析: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61、参考解析:
(1)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参考解析:
(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信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强自身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63、参考解析: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的计划,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
64、参考解析:
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有效的学习氛围以及促进每个学生保持足够的注意力是课堂管理的重要方面。教师需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及时机智灵敏地处理各种问题现象。
案例中出现的学生抢答的现象。教师既要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同时也要以温和友好的方式告诉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多进行慎重思考:对于讨论时跑题、学生插话和争论不休等现象,教师要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重点讨论的内容上。以提高讨论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