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汇总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7-12-09 09:41:47[ 字体:   ]

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汇总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主要流派:

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19世纪末出现于德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主要代表作《关于普遍妥当的

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

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杜威、克伯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杨贤以李浩吾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布厄迪尔主要代表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大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理解教学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瓦﹒根舍因(德)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儿童》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

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德国。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主要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动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他认为个性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

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等。

荀子“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主要影响因素:遗传:“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教育(学校教育)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规律: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这一点。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

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和不同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

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互补性:包括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

个别差异性:性别差异、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

遵循该规律的教育要求:

顺: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都是违背该原则的;

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

不: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而教;

互: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个: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教育目的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有关理论: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1957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第一个教育方针;

1985教育体制改革;

1995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改变教育观念;转变学生观;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1902壬寅学制(未实行)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3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1912壬子癸丑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壬戌学制留美派主持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195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1958学制改革

1985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