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招考:《教育理论》训练题[4.20]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安徽幼教统考备考群: 488096390 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
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 0—1岁
B. 1—3岁
C. 3—6岁
D. 0—6岁
2.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鳞
3.我国托儿所的双重性质是( )。
A. 社会福利性与教育性
B. 社会福利性与保育性
C. 社会福利性与保教性
D. 社会性与保教性
4.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访问法
D.测验法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的解释。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6.“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 再认
B. 识记
C. 回忆
D. 保持
7.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教学方法是( )。
A. 直观法
B. 游戏法
C. 观察法
D. 操作法
8.儿童开始出现内部言语的年龄大约是( )。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9.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
A. 蒙台梭利
B. 福禄贝尔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10. 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这里的“学前教育”没有特定的限制,是广义的学前教育,所以应该是面向0—6岁儿童的教育,研究的是0—6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2.【答案】A
【解析】民国时期,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当时幼儿教育的弊端,提出了反对“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主张,提倡举办乡村教育,是我国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3.【答案】C
【解析】托儿所首先是对两个月至3岁儿童实施保教的机构,所以首先具有保教性,其次,托儿所为幼儿家长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属于社会福利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实验法的考察,凡是涉及 “控制和改变条件”观察儿童心理变化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5.【答案】D
【解析】从题干进行分析,强调个体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但是这种不同的表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由此可见,本题强调的是儿童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表现。所以,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题中提到的这种现象属于回忆,但是回忆又可以分为再现和再认,本题中孩子们听到歌曲时,能回忆起自己以前唱过,属于再认,所以正确答案选A。
7.【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教学方法的考察,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演示、示范、运用范例属于直观法,直观法是符合学前儿童思维特点,符合直观性原则,是儿童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所以本题选A。
8.【答案】C
【解析】内部言语是言语的高级形式,比外部言语更概括和压缩。幼儿中期才产生内部言语,也就是儿童4岁左右,所以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福禄贝尔特别重视父母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提出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主张,所以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研究方法的考察,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来了解儿童心理属于作品分析法,不仅要分析儿童的各种作品,还需结合观察儿童的创作过程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