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专业知识:第二章学前语言教育2.3:学前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8-22 15:08:34[ 字体:   ]

幼儿专业知识:第二章学前语言教育2.3:学前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第二章

学前语言教育

考核要求

1.识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2.领会: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3.应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考点精讲

第三节学前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

教育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目标总是具有一定的可供分析的结构。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一般的层次结构;从横向的角度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则具有独特的分类结构。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有时也称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它是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是学前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总目标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相辅相成。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终期目标在各年龄段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对托儿所和幼儿园各年龄班儿童语言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尽管整个学前阶段,儿童语言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连续性,但是将语言教育目标分化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逐步提高要求的具体目标,这是年龄阶段目标的一个特点0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具体目标都建立在上一个阶段语言发展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一定的挑战意义,使儿童在经过语言学习后能更上一层楼。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订,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各项学前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目标;一层则特指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如谈话活动目标、讲述活动目标、听说游戏活动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目标、早期阅读活动目标等。因此,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其目标要指向于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有益的经验,为其全面发展作贡献。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是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任何教育目标都不是单一的,不管从哪一种阶段出发,语言教育目标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从儿童语言能力的构成、语言教育的作用和语言教育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进行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倾听行为培养。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儿童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

技巧。

2)表述行为培养。

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

力的人,才能真正地与人进行语言交际,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因而,表述行为培养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操作艺术语言方式的行为。这种通过语言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作品,带有口语的特点,却又不同于口语,它们是艺术语言的结合体,也是书面语言的反映。对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

4)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

早期阅读行为是指学前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儿童在学前阶段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汉字,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由此可见,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主要在于激发学前儿童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内容定位

1.学前语言教育总目标

《纲要》中提出语言领域的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谈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可将总目标分为以下方面:

1)倾听部分。

①认知目标:懂得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

②情感、态度目标:喜欢听,并积极有礼貌地听别人对自己说话;

③能力与技能目标:能集中注意力、有礼貌、安静地倾听;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

2)表述部分。

①认知目标:懂得用适当的音量说话,有积极的表述愿望;

②情感、态度目标:喜欢与他人交谈,在适宜的场合积极、主动、有礼貌地与人交谈;

③能与技能目标:会说普通话,发音清楚语调准确,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和语调表述意见和回答问题。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讲述图片和事件。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①认知目标:懂得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规范而又成熟的语言;阅读和聆听文学作品能增加知识,明白事理,并能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

②情感、态度目标:乐意聆听和阅读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③能力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体会文学语言的美,积累文学语言;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会区别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及其构成要素;能用动作、语言、美术、音乐等不同表现方式,积极反映对文学作品德理解;学会编构故事,表演故事以及诗歌、散文的欣赏与仿编活动等。

4)早期阅读部分。

①认知目标:懂得口语与文字和图书的对应与转换关系;

 ②情感、态度目标: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喜欢认读常见的简单的独体汉字;

③能力与技能目标:掌握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能集中注意阅读图书,倾听、理解图书内容;能学会制作图书并配以文字说明;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主动积极地认读常用字;能按规范笔顺书写自己的姓名和一些常见的独体汉字。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内容

1)托小班。

 ①喜欢听别人说话、唱歌、念儿歌,喜欢听音乐、鸟叫等好听的声音;

②听到别人对自己说话,能用声音、手势、表情、单词等作出反应;

③能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

④能辨认并说出身体的某些部分,能辨认并说出图片上常见物体的名称;

⑤能理解常用的简短的语句,能执行简单的命令;

⑥能用单词、手势、表情等向成人表达自己的要求;

⑦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上的故事、儿歌等。对早期阅读具有初步的兴趣。

2)托中班。

①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意听别人说话;

②喜欢听成人讲述玩具、其他实物以及图片上的物体;

③能安静地听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

④喜欢翻阅感兴趣的用书;

⑤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⑥ 能用"是”或“不”回答别人的问题;

⑦ 对本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发音能使别人听懂;

⑧ 积极地尝试运用日常听到的词和句子;

⑨ 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方面的某些指令。

3)托大班。

① 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意听别人说话;

② 能与成人交谈自己感兴趣的人或动物的动作,图片上的物体等;

③ 能安静地倾听并参与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

④ 能按顺序听成人讲述或独立阅读图画书上的故事;

⑤ 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

⑥ 对本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发音基本清楚;

⑦ 积极地运用简短的语句与别人交谈,在游戏中喜欢与同伴交谈;

⑧ 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的指令;

⑨ 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新词和新的句型。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交给儿童本民族的语言符号系统,在我国主要是指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表达方式等;二是教儿童学习运用语言,其中既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如语言的功能、言语交际规则等,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训练。此外,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也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

1.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就是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分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四大块,每个部分都包含认知、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

3)根据语言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是把教育目标中的各部分、各方面要求转换为儿童学习语言的内容,使儿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获得语言经验。

2.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在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过程中,儿童需要学习听说轮换、及时反馈;对词语的理解和应用;构词成句、表达意思三方面的内容。

2)在运用口语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识字两方面的内容。

3.依据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学前儿童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进行学习而得到发展的。不同领域活动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的语言学习内容也各不相同。儿童获得的语言经验有相同之处,但也各具特性。在科学、数学、音乐、美术等领域活动中,都需要教师用语言来指导儿童进行观察,儿童要听懂教师的指导语言,有序地观察;同时儿童要会用语言表达观察的情况和结果。但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就有一定的差别,儿童所获得的语言经验也有所不同。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定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

1.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专门的语言教育主要包括学说普通话、谈话、讲述、文学作品学习和早期阅读等方面,这也是我国目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最基本的内容。

1)学说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中华大地的通用语,是我国的一项语言政策。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谈话。

谈话是人们之间以问答或对话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包括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两种。儿童运用语言与人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而谈话活动在培养儿童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讲述。

① 事物讲述和图片讲述;

② 拼图讲述和情景讲述;

③ 经验讲述。

4)早期阅读。

①翻阅图书的基本技能,注意看着画面听成人讲解,并回答提问;

②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图文标志;

③ 运用绘画或剪贴等手段制作图书,并能自编文字说明;

④ 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和基本笔划。能认识简单的独体字;

⑤会认并书写自己的名字。

5)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和自然故事、儿童诗歌、散文、谜语、绕口令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作品中人物个性鲜明,主题富有哲理,深受儿童喜爱。

2.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

① 在集体活动和个别交往的场合中,能认真倾听教师关于遵守行为规则的要求,以此指导和约束自己与他人的行为;

②在掌握行为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用语言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行为;

③ 理解并执行教师的指令;

④ 在他人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见闻。

2)人际交往。

① 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② 用语言向他人提出请求和表达愿望;

③ 用适当的词、句或语气、语调与同伴展开讨论或辩论,协商与调解同伴之间的纠纷等。

3)游戏活动。

①游戏时与同伴进行随意交谈,结合游戏情节自言自语或进行恰当的人物对话;

②同伴之间会用语言协商、讨论与合作,共同开展游戏; ③用连贯性语言评价游戏的规则执行情况与游戏开展情况对游戏进行适当的小结。

4)学习活动。

① 在认识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② 能完整连贯地讲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

③ 在集体中,能较长时间地倾听教师对各种学习内容的讲解和指导,理解学习的内容;

④ 能用几种不同的符号来表述对认知内容和认知过程的感受和认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