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教师考试《小语》模拟试题三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6-09 20:32:05[ 字体:   ]

2015安徽教师考试《小语》模拟试题三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粤菜夜澜人静吹毛求疵重蹈覆辙

B.矜持侃侃而谈谋谟帷幄按步就班

C.沟壑海市蜃楼不胫而走搜罗殆尽

D.蔓菁坚如磐石享帚自珍卑恭屈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鲁迅的杂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B.传统终究是创造出来的,所有抱残守缺,泥古不化的做法,都只会使传统走向衰落或死亡。

C.回忆这五十年,曾几何时,有着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中国竟然依靠外国的“洋油”过日子。

D.如果“人情消费”远超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有的家庭甚至到了举债送礼的地步,那么,就显然超出了“礼尚往来”的范围。

3.成语故事的主人翁有误的一项是:

A.闻鸡起舞(祖逖)有志者,事竞成(耿弁)凿壁偷光(匡衡)

B.一鼓作气(曹刿)卧薪尝胆(勾践)奉公守法(赵奢)

C.运斤成风(宋元君)三人成虎(庄葱)白驹过隙(孔子)

D.凤毛麟角(谢超宗)指鹿为马(赵高)锦囊妙计(诸葛亮)

4.判断下列短语结构,错的一项是:

A.不来(偏正短语)

B.请他(动宾短语)

C.来看他(连谓短语)

D.好得很(兼语短语)

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19世纪之前,欧洲就出现了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

②现在到欧洲旅游,不少景点都能发现中国式建筑。

③中国其实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部分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⑤回顾历史,可受启发。

A.④⑤①②③

B.④⑤③①②

C.③④①②⑤

D.③⑤①②④

6.古诗文填空

(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李商隐《锦瑟》)

(2)羁鸟恋旧林,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渭城朝雨渑轻尘,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1)、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是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2)、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3)、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         并称“史界两司马”,与        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教材中《                    》《               》《             》《                     》等均出于此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古诗词鉴赏(1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体会本诗中“阔”字运用的妙处。(2分)

2.本诗颈联似矛盾实有趣,请评析其中的诗趣。(以下答案有一点切合即可)(2分)

3.诗歌情感的表达也讲求曲折委婉,找出诗中与“客路”相呼应的词,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3分)

4.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请评析这些名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共同特点。(2分)

 、现代文阅读(14分)

 是等不得的

丁立梅

(1)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2)他的母亲,与别人的母亲不太一样,因患侏儒症,母亲的身材异常矮小。

(3)他六岁那年,他的父亲——一个贫苦、老实的泥瓦工——去帮邻家盖房,从房梁上摔下来。他没了父亲。

(4)矮小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吃的苦,应该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吧?夜幕四垂,母亲在田里干活还没回来。一大清早,母亲又背了一篓子的绣花鞋垫去集上卖。那些鞋垫,是母亲夜里坐在灯下,一针一线绣好的。母亲靠这些贴补家用,换了吃的喝的养活他。一次,他对卖鞋垫回来的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报答你。”

(5)母亲便笑着问他:“怎么报答呢?”

(6)他答:“我给你买一屋子的好东西吃,一屋子的好衣裳穿。”母亲笑,笑出泪来。母亲摸着他的头说:“吃的妈不要,穿的妈不要,等你长大了,带妈坐一回飞机吧。”(7)他八九岁时,个头已超过矮小的母亲了。母亲在野地里割草,头顶上突然响起飞机的声音,母亲和他都抬了头看。空中的飞机,有点像他见多的花喜鹊。A花喜鹊飞远了,看不见了,母亲才收回目光,母亲说:“这都是有本事的人坐的,有本事的人,坐了飞机,到很远的地方去。”他问:“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母亲描绘:“有很多很多的高楼,高楼里的桌子椅子,漂亮得不得了。”母亲没离开过乡村,母亲的想象里,很远的地方,就是高楼和漂亮的桌子椅子。他郑重地向母亲承诺:“以后我要做有本事的人,带你坐飞机到远方去。”

(8)他一天天长大,一路念到大学,然后一路打拼,成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管——他真的成了有本事的人。他住进了母亲曾描绘过的高楼里,高楼里,有着漂亮的桌子椅子。亦常常去赶像花喜鹊一样的飞机,坐上去,南来北往着。他还记得对母亲的那个承诺,可是他总是很忙,抽不出时间去兑现他的承诺。

(9)母亲对常常去赶飞机的他崇拜不已,母亲问:“你真的坐飞机了?”他淡淡地说:“啊。”“坐飞机像不像坐船一样的,会不会晕?”母亲充满好奇。

(10)他觉得母亲好笑。一低头,突然瞥见母亲的白发,密集在她的头顶,一撮一撮的。永远儿童般矮小的母亲,原来也是会老的。他心一软,说:“妈,等我有空了,我带你去坐飞机。”B母亲低了头笑,说:“不坐不坐,我这么老了,坐飞机做什么啊?”他说:“一定的,我一定带你去坐。”母亲便欢喜得手足无措。

(11)那天,终于抽出空来,订好机票,他打电话告诉母亲,要带她去坐飞机。母亲激动得逢人便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了。”还特地扯了布,做了一身新衣裳。

(12)他回去接母亲,半路上,突然接到上司的电话。上司说公司来了一个重要客人,问他有没有空陪着一起吃饭。他只犹豫了几秒钟,就回:“没问题。”车子掉转头,朝着母亲的反方向而去。他想着,飞机票可以重签,母亲晚一天出行也无妨。

(13)这天晚上,母亲却摔倒了。摔倒之后,迷糊中还跟人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呢。”可渐渐就不行了,在凌晨,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

(14)他跪在母亲跟前,恸哭不已。只不过一日之隔,他的爱,就再也送不出去了。

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主要情节。(2分)

含辛茹苦的母亲希望儿子长大后带她坐一回飞机 八九岁时,→________→常坐飞机的儿子终于决定抽空带母亲去坐飞机→________→母亲摔倒离世,儿子悔恨不已。

2.文章第(6)节中,母亲听了儿子的回答后“笑出泪来”,请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作赏析。(3分)

我选__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多次写母亲异于常人的矮小身材,既为了强调母亲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又与母亲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形成对比

B.母亲在生命垂危之际,还跟人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呢”,这简短的话语中包含了母亲对儿子未能兑现承诺的哀怨

C.文章第(12)节中“母亲晚一天出行也无妨”与第(14)节中“只不过一日之隔,他的爱,就再也送不出去了”前后照应,发人深省

D.本文详写儿子幼时对母亲的承诺和成年后决定兑现诺言但最终失败的情节,略写儿子成长的历程,突出了文章中心

5.阅读下面资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几句阅读感言。(3分)

资料链接:网上流行一道计算题:“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就算父母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不少成年网友看到自己的计算结果后十分心痛,因为在认真计算后发现,其实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很短很短。

我的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程理论题

1.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五.教学实践题

【案例1】语文《雨点》的教学片断,通过分析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师: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池塘里。你们看,池塘里的水很平静,一动不动。书上用了哪个词语?

生:睡觉。

师:小雨点落进了池塘里,它闭上了眼睛,舒舒服服地躺在池塘里睡觉。小雨点会想到什么呀?

生:……

师:小雨点睡得多香多甜哪,我们千万别打扰它。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练读“睡觉”。

师:读好了词,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

生练读。

 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看看图,读读词,已经读懂了第一句话,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读第二句,看看能不能读懂。

六、作文题(26分)

下面一段话选自泰戈尔《新月集》——《职业》一文,请你仔细阅读,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一到家门口,我就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说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1.答案 C参考解析:

A项“夜澜人静”的“澜”应写作“阑”,B项“按步就班”的“步”应写作“部”,D项“卑恭屈膝”的“恭”应写作“躬”,故C项为正确选项

2.答案C 参考解析:

“曾几何时”指时间没过多久,与句意不符,故选C项。

3.C答案参考解析:

“三人成虎”的主人翁是庞恭,“白驹过隙”出自《庄子.知北游》,故选C项。

4. 答案 D参考解析:

由前一个动词兼做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有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D项“好得很”显然不符合定义,故选D项。

5.答案 D参考解析:

观察四个选项,看第③句和第④句。显然第③句是主论点句,第④句是引用名言来证明这个主论点,所以第③句应是首句,排除A、B两项。第⑤句为承上启下,紧接第③句比较合适,故排除C项。

6.(1)蓝田日暖玉生烟

(2)池鱼思故渊

(3)皎皎空中孤月轮

(4)客舍青青柳色新

7.(1)、道家

(2)、荀子

(3).浪漫主义   楚辞      浪漫主义     风骚

(4)、司马光  班固  《太史公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鲁迅

二.答案

1.[参考答案]描绘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概豪迈。

2.[参考答案](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2)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参考答案]与“客路”相呼应的词有“行舟、乡书、归雁”。首联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参考答案]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写景相当传神,而且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三.答案

1.儿子承诺以后带母亲坐飞机去远方儿子为陪公司来客未能带母亲坐飞机出行2.(能表现出:母亲既觉得儿子的话很天真1分,又为儿子的懂事而欣慰、感动2分。

如未以母亲的口吻来写扣1分)

3.[参考答案]A句,赏析: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将来成为“有本事的人”的殷切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B句,赏析: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不想给儿子添麻烦的心理,体现了母亲对工作繁忙的儿子的理解。

4.B[解析]母亲在生命垂危之际,还跟人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呢”,这简短的话语中包含了母亲对儿子要带她坐飞机的自豪而不是哀怨。

5.[参考答案]忙碌让很多人把对父母的爱积聚在心里不去兑现,等到永远失去机会才悔恨莫及,所以应该好好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分每秒,让爱不留缺憾。 

四.答案

1.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

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2.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五.这一片断的教学,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片断中,师生通过谈话法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感受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的轻柔。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六.写作

读泰戈尔之感

泰戈尔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语言,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写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烈地表现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在《职业》中,泰戈尔描写了一个对自由渴望的孩子,《职业》的第二段把这种向往自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说他”,那个渴望自由的孩子无限羡慕那个园丁,愿意做一个园丁,就因为“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规定和“必须”:必须参加课外的辅导班,放学之后必须回家……事实上“我多么想去观察一朵雪花的形状,去树林中捡拾一枚彩色的落叶,或者,就只是在小溪边静静地坐一会儿。”

儿童世界的消失一方面就是由于教育的介入,在儿童的世界,它往往意味着强制、“不得不”甚至是专制、毁灭,而在《新月集》中,儿童涌动着无穷无尽自我创造的生命力量,他们可以沉浸其中,去探询、感悟蕴藏于其中的生机勃勃的秘密、去唤醒沉睡于其中的自然的无限潜能!

泰戈尔的诗,文字优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引起读者与诗人本人、与诗中男孩的共鸣,这是泰戈尔诗的独特韵味所在。在自然、质朴、纯真中让人感受到他的思想主旨——自由。泰戈尔把“爱”当作了人类的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因为爱,泰戈尔才把诗歌写得如此美丽。

 word打印下载:2015安徽教师考试《小语》预测模拟试题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