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考编:美术专业最重要全面的名词解释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6-11-28 14:14:23[ 字体:   ]

安徽教师考编:美术专业最重要全面的名词解释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7年安徽教师考编:美术专业最重要全面的名词解释

 

【导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走上理想的教师岗位,易晋教育整理了大量试题资料供大家学习备考。

高分备考QQ群:251776608下载全套备考资料。

关注官方微信:zkdedu 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1.美术 :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透视:透视是通过透明平面来观察研究物体的形状。它是观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画幅上表现立体空间的基本方法。

5.新课程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

6.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7.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8.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9.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10.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2.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13.感知: 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14.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5.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6.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7.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8.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19.窗花: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形式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连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纹样,他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很多表现是农民的生活。他的表现形式多样,剪的严谨工整、撕显的亲切自然。

20.脸谱:形式美的构成因素—装饰性非常突出,通过装饰,美中蕴真,取形传神、脸谱绘制手法夸张且富有想象力。

21.连续纹样:是一个单独纹样,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平接粘合、立式插接结合、旋式结合、压插结合。

22.二方连续纹样: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左右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

23.卡通:卡通是从日本传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卡通是指开玩笑,逗笑的画。新型卡通的实质是以格为单位的画,并用画面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人生的认识。他的风格打破以往传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像极了电影的分镜头剧本。

24.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分离、接触、复叠、透叠、差叠、套叠、联合、减缺。

25.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是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他所塑造的形象具有高度、深度、宽度、是真正的静态艺术,雕塑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的瞬间动作和表情,来引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他通过静态造型表现运动的一个时刻,以及其简单形象概括生活。

26.动感雕塑:是雕塑家族的新成员,一般有手、空气、磁力、马达或人的参与,来引动会活动的零件所组成的雕塑,且把艺术作为艺术的主要课题,始于达达艺术家杜尚。

27.农民画:秉承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植根于劳动人民之间,以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农民艺术家特有的审美观,博采众长,发掘生活生产中的真善美,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先民的时代特点。农民画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统一又多样。大多色彩用原色、间色,整幅画面色彩艳丽,饱和夺目。

28.笔触:是画者在表现自然和生活时由于长期实践形成了有独特个性的情绪印记的各种笔痕。

29.电脑美术构成:四大部分三大类,主要有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电脑动画、电脑多媒体艺术四部分组成。在处理形式上有图像图形处理、三维影像处理、多媒体处理。

30.色彩的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和时间关系为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他们的相互关系就趁色彩的对比。有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

31.皮影戏:是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古老的综合艺术,他用牛皮等材料通过雕刻,顶上活动节,装上操纵杆,由操纵者在灯光透射下,贴着银幕进行演出,效果颇似小电影。

32.戏剧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他是我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理想情操的艺术再现。

33.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的形象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扼要的划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他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材料,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描绘对象的能力。

34.色彩的构成: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原则去组合,创造出合适的需要的美好色彩,这种创造过程称为色彩构成。

3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的构成中,将色相、明度、纯度和一定的色形状色面积等,依一定的等差及或等比极数的变化,既可以构成色彩的渐变。

36.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指人的外表,神指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37.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西安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00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38.招贴画:通常分为社会公共招贴,商业招贴,艺术招贴,主要通过联想,拟人,夸张等创作手法来传递主题思想。

39.漫画: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设计一个作者所虚拟的世界与规则)两种。

40.剪纸:阴剪就是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外的纸。阳剪就是剪去轮廓线内外的纸,留下轮廓线。

41.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42.斗彩:先用青花颜料在胎底上勾出纹样的轮廓,再罩出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然后在青花轮廓线间填色,后加温烧彩,取得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斗艳争奇的艺术效果。

43.青铜器:以铜为主加锡铅合金,用腊或泥模铸造的器具。主要产于夏商周三代。

44.联珠纹:是在团纹的四周边饰以若干小圆圈,如同连珠而得名。

45.彩陶: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46.仕女画:古代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张萱、周昉等。民间木版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47.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预先设计好的花纹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锈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制作,俗称“绣花”。

48.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题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49.画像石: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五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50.帛画: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阴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协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

51.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糅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质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52.本生故事:是指佛教经典中把印度民间流行的种种舍几助人的行善故事,附会成佛主释迦牟尼前生前世的事迹。

53.积墨法:就是要一层层把墨色累积到画面上,而且要分清层次、分清笔道,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处处虚显,非失图泽”。

54.洞窟壁画:欧洲史前时期画于洞窟壁上的绘画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

55.金字塔: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他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56.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志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波拉克。

57.汉谟拉比法典浮雕:汉谟拉比建立巴比伦王国,并颁布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汉谟拉比王肃立在太阳神的宝座前,听他口授法典。神的威严和王的谦恭形成有利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虔诚和严肃。

58.岩画: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

59.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黄金比例。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列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60.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61.三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62.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63.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64.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层次、远近、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65.体积感:绘画术语。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66.明暗:绘画术语。指画中物体受光、背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二种明暗状态,即:亮面、暗面。二大部分光色明暗一般又显现为五个基本层次,即五大面:① 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间面,半明半暗;③明单间交界线一亮部与暗部转折交界的地方;④投影一背光物体的阴影部分;⑤反光一单间面受周围反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层次来描绘物象,一直是西方绘画的基本方法。文艺复兴时期瓦萨里在其《美术家列传》中就曾论述:“作画时,画好轮廓后,打上阴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后在单间部又仔细作出明暗的表现,亮部亦然。”欧洲画家中伦勃朗是擅长明暗法技巧的大师。

67.轮廓:造型艺术术语。指界定表现对象形体范围的边缘线。在绘画和雕塑中,轮廓的正确与否,被视为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

68.构图: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他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69.西洋画: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简称西画。包括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铅笔画、等许多画种。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70.写生: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

71.骨式:图案最基本的构成方法。

72.置换图形:是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体特征,并将物体中某部分被其他相似或不相似所替换的异常组合。

73.题材:文艺作品中蕴含着的基本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题和核心,也是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和创作意图的表现。

74.主题: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和创作意图的表现。

75.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书籍装帧要对封面、书脊、封底进行整体的设计。

76.皴法:中国画技法总称。用以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各种脉络纹理。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折带皴、斧劈皴等。

77.展示设计:是将特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它能调动一切因素形成人和物的互动交流。

78.藏书票: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版上,并拓印成小幅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称之为藏书票,一般认为,藏书票是十五世纪德国藏书家发明的。

79.贺卡:人们在喜庆节日里为相互祝贺、联络感情而赠送的一种精美卡片。是具有欣赏和使用价值的装饰艺术品。

80.内容与形式:在美术中指构成作品的两个要素,内容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总和;形式是作品的存在方式。任何作品,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81.和谐: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互相调和协调一致,多样变化中的统一。

82.韵律:造型中潜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属于形式美中深一层的现象,更多着重与一定情感、气象和韵味的表现。

83.没骨山水:“没骨”是中国画技法的名称,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

8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山水画家张璪的名言。“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其大意是,山水画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内心的感受。它正确指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85.南北宗:是中国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提出的艺术思想和理论。 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即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画家比作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这种崇南贬北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派门户的偏见,对明末清初以来绘画界有颇大的影响。

86.侧锋:闭关倾斜,行笔时,笔尖在笔道的一边。侧锋富有变化。

87.工笔淡彩:画面以植物质颜料(透明水色)来表现画面的主要部分,虽然在一些必要的地方也用一些矿物颜料,但整个画面任保持清新、淡雅的格调。

88.工笔重彩:画面以矿物质颜料(石色)来表现主要部分,颜色浓重、艳丽、浑厚。当然画面中也用淡彩打底色,所以二者也是分不开的。

89.结构素描:是主要以线的形式突出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省去物象表面的光影和颜色的深浅变化。

90.调子素描:即明暗画法的素描,是以光照物体上形成的明暗色调为表现媒介,用不同色调快面塑造形体的素描。

91.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效果的双面雕,多用于装饰园林、墙壁、室内格挡等。

92.漆器: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和工艺品等一般为漆器。

93.剔红:在层层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出所需要的纹样的漆器工艺,由于这种技法大多用鲜明的红漆,故称剔红。

94.包装:是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者包裹物的一系列活动。

95.装置艺术:选择一些现成的物品,组合起来,在一个新的标题下,呈现出新的形象。

96.标志:是表面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和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97.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98.轮廓线: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之变化方面的一条断续线或连续线。

99.平衡:在设计或绘画里,各项元素达到均衡的状态。

100.线影:平行或靠近得足以形成一个面的断续线。

101.立体表现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是物体在三度空间的特质。

102.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有两种平衡方式: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

103.肖像画:人物画的一种。传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104.成角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着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105.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画技法的异种。将两只湿笔种的一支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106.接染:用渲染的方法,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

107.插图:又名“插画”,绘画的异种,指插附在书报杂志中的图画。一般分艺术插图和图解插图。

108.空气透视法:为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形象就描绘得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后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越重。突出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繁简变化等艺术效果。

109.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110.动态线:指人体由于动向线与形体转折的变化,带来的形体外在形态外缘上的变化。

111.《维林多府母神像》:是欧洲原始美术中的一件小型雕刻品,形体由圆形和椭圆形构成,特点是突出女性生理特征,被认为是生殖女神像,也被称为是“史前维纳斯”。

112.《拉荷太普王和王后彩色雕像》:是古埃及王国时期的雕刻作品,立方的体面关系使形象特征明确有力,面部表情平静,目光直视。男子皮肤棕褐色,女子皮肤淡黄色,人物穿白衣,蓝头发。

113.《书记官像》: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石灰石彩色雕刻作品,刻画一名盘坐写字的文书形象,瘦肩,软腰,细指,曾长期在坟墓中封闭眼睛,出土后仍明亮照人。

114.“古风式的微笑”:古风时期雕刻家的写实能力有所提高,装饰手法像活泼方向转变,面部表情由先前的毫无表情转化呈微笑状,被称为是古风式的微笑。

115.墓室壁画:以风俗主题,竞技运动和宴饮场面为主要表现内容,人物造型矮壮,色彩平涂,气氛活跃,风格纯朴稚拙,有乡土气息和乐观精神。

116.墓室绘画:是地下墓室的白色墙壁上,用红色或绿色的细线划成圆的或方的几何形图形,画面为圣经故事,壁画中出现大量的象征性符号。

117.《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作品取材于圣经中的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表现了耶稣和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场面,画面中人物分成四组,用透视法突出耶稣,用三角形表现人物的心理动荡,即表现众人不安的心情。

118.《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这是一幅肖像画,画中女主人是佛罗伦萨一位银行家的妻子,画家抓住对象瞬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而神奇的心里活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被后世称为“永恒的微笑”,通过微笑表现出女主人的自信,乐观,这是高大完美的艺术形象,画家在表现皮肤质感上很有成就。

119.《西斯廷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在33岁时独自创作的,主要表现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的场面,画面分九部分,有300多人像,人物造型夸张,运动感强烈,赋予英雄气概,突出人体力量和气势。

120.《雅典学派》:是文艺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为教堂绘制的壁画。作品表现古代雅典众多学者、艺术家、科学家、巫师等聚集一堂的场面,构图对称,场面宏大,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对古代文化的尊崇。

121.《入睡的维纳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乔尔乔涅的代表作,作品描绘裸体女神在田野上熟睡。使用弧线表现人体和风景。人物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最有魅力的女人体作品。

122.《花神》:描写的是古希腊的神话人物,人物造型壮硕健美,有灿烂的光线感,使用了金黄色调,有华丽热情的艺术风格。

123.卡拉奇兄弟:是16世纪末意大利卡拉奇家族的三个画家,他们的主要功绩是在故乡波洛尼亚创办艺术学院,主张盛期文艺复兴风格,对欧洲后来古典主义美术教育有很大影响。

124.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法国室内装饰画派,以外来艺术家为主,画风柔美,多表现贵族妇女在宫廷的室内生活。

125.《查理四世一家》:是西班牙19世纪画家哥雅所作的群像,描绘皇家成员13人,人物造型服饰华丽,但面部贪婪,丑恶,被称为“锦绣垃圾”。

126.《自由领导人民》:画中出现象征自由女神形象,有强烈的光线效果,有激昂的战斗气氛,神话形象与战争实际场面结合在一起。

127.新形象主义(又叫“点彩派”):代表人物是修拉和西涅克,他们从1880年开始,根据光学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对色彩进行分割和并列研究,在创作中将不同的纯色以点状并列在画面上,呈现镶嵌般的色彩效果,这是对印象主义凭感觉作画的科学总结,点彩派的绘画效果多类似图案,但有闪烁不定的色彩效果,最重要作品是《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法国19世纪的画派。

128.分析立体主义:是20世纪立体绘画的早期阶段,代表作《亚威农奴》。

129.综合立体主义:是20世纪立体主义绘画的后期阶段,以平面概括为主要手法,色彩鲜明灿烂,并使用拼贴法,代表作《格尔尼卡》。

130.风格派:是20世纪的荷兰画派,追求一种能表现神秘主义信念的工整明确的艺术。排除一切表现性因素,画面由垂直和水平线分割而成,画风纯净,代表画家蒙德里安。

131.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思潮流行于1924年至1930年,即20世纪初期,该派画家受佛洛尼德潜意识学说指导在绘画中将现实观念、潜意识和梦境结合起来,通过不合理的时间和空间错位,表达个人幻想和联想,表现方法是:写实于抽象兼有,以生物形态为主,画面效果异常荒诞,代表画家是马格里特,米罗等人。

132.人兽翼牛石雕:艺术家将极度想象力和极度写实技巧相结合起来,主要刻画细小的卷毛胡须,一排排羽毛组成的老鹰翅膀,肌肉发达,血管清晰的腿部,正面看静止站立,侧面看缓步向前,斜角看五条腿。

133.古希腊艺术的根本目标:是创作强健体魄,完善心灵的艺术形象。

134.《母狼》:作品以民间传说中遗址母狼救养两个婴儿的故事为题材,手法写实,有装饰性。其象征意义是赋予动物形象以人性感受,可看作是母性力量的化身。

135.解剖学的形式特点:1、扇形构图。2、强调对比强烈。3、神情刻画生动传神。

136.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美术起源的学说;模仿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137.园丁法:圆丁法是美育指导思想之一。他将儿童看作正在发育的种子和幼苗一样的有机体,而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园丁,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把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

138.创造性原则:指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139.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是教师引导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占有一定空间、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140.质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在,通过观察、记录、开放式问卷、与学生对话交流以及对学生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反映学生成长变化的丰富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用描述性、情感性、解释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发展状况作出评定。

14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