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练习题[12.29]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导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走上理想的教师岗位,易晋教育整理了大量试题资料供大家学习备考。
高分备考QQ群:251776608下载全套备考资料。
关注官方微信:zkdedu 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一、单选题
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作( )。
A.文献法 B.观察法
C.经验总结法 D.行动研究法
2.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正在这个环境里教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生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二、多选题
5.教育活动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三结合”中的三种教育为( )。
A.家庭教育
C.班级教育
E.社会教育
6.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7.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
A.受教育权
C.身心健康权
E.人身自由权
8.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包括( )。
A.命令服从
C.尊师爱生
E.师道尊严
9.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发散性
C.变通性
E.收敛性
10.学生的身心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
A.个体身心发展的矛盾性
C.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E.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简答题
11.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1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或学校的一线教师针对自己在教育领域、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专业教育研究者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定位、诊断、制定解决的计划及具体的实施步骤,来解决实际问题。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DE。
6.【答案】ABCE。解析:教师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7.【答案】ABCDE。
8.【答案】BCD。解析: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9.【答案】BCD。
10.【答案】BCDE。
11.【参考答案】(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概括水平越高越能理解新事物的实质。
(4)定势作用。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认知结构是由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知识学习的效果。
12.【参考答案】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指示教育不仅有“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且还包括现实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正因为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教育活动才有所依循,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教育目的本身包含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时,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激励。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因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多层次的系列目标,这使得它对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宏观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具有微观的衡量标准,依据这些标准能够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做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要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就应该注意依据教育目的不断分析评价教育过程的发展状况和结果,适时做出恰当判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