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9-08 11:12:25[ 字体:   ]

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三)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要选可食的果实,又要选不可食的果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A变式法

B比较法

C直观法

D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2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3以下不属于态度的结构成分的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道德成分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优秀的教师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5“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关爱学生

7“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指的是教师应具备( )

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C综合能力素养

D马列主义理论素养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  )。

A提高质量

B促进公平

C改革创新

D育人为本

9(  )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总称。

A宪法

B教师法

C教育政策

D教育法

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11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12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1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当地县人民法院

D省教育厅

15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16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陵节而施

17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18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  )。

A低谷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19(  )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20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21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

A行为塑造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22我国( )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的。

A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B教师道德行为规范

C教师角色

D教师素养

2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4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某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5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一外倾和稳定一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  )加以区分。

A性格

B品格

C思维

D智力

26“严慈相济”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8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符合(  )原则。

A循序渐进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D巩固性

2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的方法

B教育的性质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30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  )。

A努力

B能力

C工作难度

D运气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  )。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C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33(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A奥苏伯尔

B杜威

C陶行知

D班杜拉

34一般而言,教育强制措施主要是采用(  )等行政处分,或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判。

A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

B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开除

C警告、记过、降级、停薪留职、开除

D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级、开除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6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问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37《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3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39“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0下列关于心理辅导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B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中来实施

C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先行组织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原有的现象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

42新课改实行课程三级管理,突出校本课程,所以新课程应以校本课程为主。(  )

43条件反射既是心理现象又是生理现象。(  )

4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45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46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

47注意的品质有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目十行”等说法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  )

48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  )

49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

50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

51师德激励要坚持以惩罚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  )

5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531902年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

54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55对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之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可以免责。(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5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5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9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

60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61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本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

(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4)

(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措施。(8)

63下面是一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志,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黎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个性很特殊。在班上,她与同学的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曾与一男同学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应强烈,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一次晚自修课上.她戴耳机听音乐,被值日班干部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们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地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连课本都不愿打开;甚至有时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做作业完全凭心情.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她常常通过写日记、看小说的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道:“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

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

问题:

(1)如果你是小黎的班主任,你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转化她?

(2)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四项德育原则?

(3)请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根据小黎独特的性格特点,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4)以小黎等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例,你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6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五年级学生李某不喜欢学数学。一次数学课上,他趁班主任王老师不注意溜出教室,年老体弱的门卫无力阻拦他跑出校门。李某进入与学校一巷之隔的网吧,受社会不良青年柯某的教唆,在网上参与赌博,王老师对此非常气愤,向学校建议开除李某,校方没有同意,要求班主任对李某进行耐心教育。

(1)除学校、王老师和李某外,该案例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还有哪些?

(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学校和王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保留了果实的本质属性,而舍弃了果实“是否能食用”这一非本质属性。

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3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态度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

4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有合格的教师;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6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具体体现为: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因此本题选C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故该纲要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应是促进公平.即B

9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1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或相同的要素。

11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儿童生理发展先于心理发展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均衡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

12参考答案:C

13参考答案:B

1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职能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办理教师申诉案件。王某申诉其学校剥夺其参加进修的权利,应该由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受理.也就是当地的县教育局。所以本题选A

15参考答案:C

16参考答案:D

1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因此.答案为B

1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中间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1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故得出本题答案选A。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所持的固定划一的看法。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其中第一印象是典型的首因效应。

20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意见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策。

2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2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23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2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2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题干考查艾萨克的性格两维分类。

26参考答案:B

27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补充校本教材体现了此原则,故此题选B

29参考答案:B

30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归因模式。能力属于内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身心状况属于内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故此题选A

3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A项所述为学校享有的权利,B项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D项是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故本题选C

3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33参考答案:A

34参考答案:A

3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松散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阶段,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结成群体,还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7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课外活动。故这句话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8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中小学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学科专业素养,这是中小学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39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引申义为通过局部了解全部,属于知觉的整体性。

40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参考答案:对

42参考答案:错

4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条件反射就其生理机制来说,是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是生理现象;就其揭露条件刺激的信号意义来说,是心理现象。所以说“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44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45参考答案:对

46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学习风格又名“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和学习倾向。

47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目十行”是对注意广度的形容。

48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理解过程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9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教师(或教学机器)要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后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它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它基本上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50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5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师德激励要坚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5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5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了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实验中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5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统一,而不是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

5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对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之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无不当的,可以免责。但若学校行为有不当的话,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意外事故,若学校在发现学生失踪时未及时通知家长以及报警,虽然是在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之外,但学校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参考解析: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57参考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五个基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8参考解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需求:

(3)社会交往的需求;

(4)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要。

59参考解析:

(1)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即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

(2)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f1u11练的教

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

(3)两点认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60参考解析: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参考解析:

(1)老师在讲课前展示教具、宣布考试成绩两种行为造成了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具是一种新异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相对于新课内容,考试成绩对学生产生的关注强度更大.学生必然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到考试成绩上。

(2)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措施有:

第一,上课前.明确告知学生这节课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排除与课程无关的刺激的干扰,如宣布成绩、发放作业等可安排在新课程结束后;

第三,合理设计课程,安排教具呈现的时间和顺序,保持教具作为新刺激的相对强度;

第四。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间接兴趣,并努力将其发展为直接兴趣。

63参考解析:

(1)①对其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②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从正面加以引导;③讲究一定的方法,善于抓住时机进行转化指导。在采取以上措施时,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

(2)①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②疏导性原则;

③长善救失的原则;

④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小黎的心理具有以下特征:①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使得她缺少普通孩子所拥有的家庭温暖。心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时要更多地给予她关心和爱护.从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其进行帮助和安慰。

②小黎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往,造成了她经常与周围的同学发生摩擦,同学与她的对峙行为,更加造成了她的逆反情绪,使她的性格更加孤僻。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不但要更多地关心她,用自己的宽容心和爱心去感化她,同时还要发动班级的同学去帮助她、理解她、感化她。

③小黎虽然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地发生冲突,但是她的自尊心是相当强的,同时她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要适时地处理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得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获得正常的发展。

(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即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要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由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第四,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五,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学生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另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第一,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不是万能的。第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其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受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教师的专业水平、社会、家庭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64参考解析:

(1)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还有网吧经营者和社会不良青年柯某。

(2)《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学校要求班主任对李某进行耐心教育的做法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相反,王老师向学校建议开除李某的做法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