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9-07 14:20:06[ 字体:   ]

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关于教师专业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B.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精神

C.教师专业化是要师范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

D.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3、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学校教育

D.环境教育

420102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  )。

A.《中小学德育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6、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思考时间较长且错误较少,这与他的认知方式有关,这种认知方式为 )

A.辐合型

B.发散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7、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8、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9、小丁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其比率智商是(  )。

A80

B85

C100

D125

10、下列不属于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的是(  )。

A.学生自评

B.小组评议

C.信息反馈

D.统一安排教育活动

11、教师在数学课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同一道应用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A.创造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12、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  )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科夫

13、某老师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这种评价类型属于(  )评价。

A.诊断性

B.描述性

C.形成性

D.总结性

14、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身心健康权

1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学校

C.监护人

D.基层性群众组织

16、(  )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17、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

A.具体化

B.形象化

C.系统化

D.抽象化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19、“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维果斯基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91日起施行。

A1997

B1994

C1996

D1995

2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22、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这体现了德育目标的( )

A.基础性

B.层次性

C.全面性

D.稳定性

23、“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4、某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段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25、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远景的直接性动机

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6、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7、儿童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作“八口”,这说明儿童(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28、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29、(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30、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辅助作用

B.主导作用

C.强化作用

D.促进作用

31、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2、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

A.外部

B.成就

C.交往

D.任务

3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品德

D.政治道德

3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35、“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6、师德建设最根本之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  )。

A.专业性

B.道德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 )

A.学校教育处

B.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D.司法部门

38、(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31日前向(  )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

A.省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市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县级,县政府

D.乡镇,县政府

39、下列群体中.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A.班级学生群体

B.班团组织

C.学科小组

D.老同学

40、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好几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这最能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老师体罚学生,关学生禁闭,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

42、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华生。(  )

4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一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  )

4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

45、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  )

46、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47、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

48、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儿童发展的过程。(  )

49、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不包括心理健康教育。(  )

50、皮亚杰认识发展论认为.人的组织行为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从其过去的生物性本能方面继承而来。(  )

51、教育理念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

52、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  )

53、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相关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  )

54、道德在一定的情景条件下可以转变为道德动机。(  )

55、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有哪些?

57、请简单比较一下情绪与情感的异同。

58、简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59、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

6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简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6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4)

(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8)

6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林老师为了上好《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青蛙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青蛙标本,因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作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1)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存在哪些问题?

(2)联系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64、在某乡村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晚自习铃声响了,初二某班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班长多次大声叫唤:“开始自习了.大家不要吵.否则老师看到了又要发脾气的。”可是几乎没人理睬她。班长非常焦急并跑到门口查看,发现值班老师很快到教室门口,情急之下,对着教室大声喊了一句“XX来了。”这位男教师听到有学生直呼其名,走进教室,阴沉着脸问:“刚才谁叫我名字?”班长举起手,站起来刚想向老师解释时,只见这位男老师径直走过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抽了班长两耳光,然后叫她滚出教室。班长伤心地哭着跑出教室,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周末回到家告诉了父母,但父母却责怪她“谁叫你直呼老师名字,打得好,下次就会长记性”。她心想也许自己真的错了。可又觉得委屈、悲愤。

(1)请运用师德及教育法规相关理论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6)

(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履行班主任职责,以便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6)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体现了教育工作的长期性。

3、参考答案:C

4、参考答案:D

5、参考答案:D

6、参考答案:C

7、参考答案:D

8、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9、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依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可算得10+8x100=125

10、参考答案:D

1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分类。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对同一道应用题,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属于发散思维。

1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马卡连柯提出了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由加里宁提出来的,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丁程师。”《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赞科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

1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4、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故本题选C

1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育法》的总纲规定:19959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的“母法”。《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故选D

17、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系统化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把整数、分数、小数概括为有理数的过程就是思维系统化的过程。

1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19、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问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0、参考答案:D

2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理解古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能了解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是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

2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现行的德育目标注意到了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小学德育纲要》中有相当部分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这就扭转了过去德育目标中过分关注社会要求的倾向。这体现了德育目标的全面性特点。

2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选C

24、参考答案:C

25、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构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2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27、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儿童在识字初级阶段,认知经验相对较少,所以会读错相似字。故本题选A

2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9、参考答案:B

30、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主导作用是指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故此题选B

31、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生产力是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

3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3、参考答案:C

34、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3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乐”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

36、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师德建设最根本之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道德性。

37、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8、参考答案:A

39、参考答案:D

40、参考答案:B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对学生关禁闭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体罚学生则是侵犯到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4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第一个对遗忘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遗忘曲线,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43、参考答案:对

4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

4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负迁移起的是消极阻碍作用,正迁移起的是积极促进作用。

46、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是学生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

47、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作用的主要是班主任。教导主任是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当家”,具体负责本校的教育、教学、教务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48、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儿童发展过程,也包括自身生理成熟等等。

49、参考答案:错

50、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皮亚杰认识发展论认为,人的组织行为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初是从其过去的生物性本能方面继承而来。并不都是直接继承而来。

5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信念。

5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德育的一般顺序是从认识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53、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是相关类属,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

5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道德需要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就可以转变为道德动机。

5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而不仅仅包括行为规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参考解析:

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有以下四点:

(1)活动的难易;

(2)竞赛动机的激发:

(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4)注意的干扰。

57、参考解析: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3)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4)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58、参考解析: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59、参考解析:

日常教育教学是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教育机会,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具体方法和途径有: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60、参考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61、参考解析: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者说是核心问题),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参考解析:

(1)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受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上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李某的父母离异,跟着祖父生活,祖父对他是一种放纵式的教育,父亲回家对他的管教是一种权威式的管教,李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敌对的情绪。

其次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李某因为经常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在一起,沾染了社会不良的风气。再次是同伴群体的影响。李某在班级里经常违反纪律并欺负弱小,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致使他对班级没有归属感,与大家远离,更易出现不良道德行为。

内部因素上看: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还受到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本身道德认知的影响。

(2)李某的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要本着关爱学生的要求.关心他、爱护他,给予他安全感,让他首先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温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做法:

第一,有效的说服。

第二,树立良好榜样。

第三,利用同伴的约定。

第四,价值辨析。

第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63、参考解析:

(1)林老师的直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直观教具的选用不适当。首先是直观教具的呈现时间不当,林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具摆放好后,就引起了学生的围观,容易在课堂当中使学生分心;其次,直观教具用时太长,整堂课都在翻PPT,没有从教学的需要来加以选用。

第二,直观教具的设计缺乏科学性。首先是标本太小,学生无法看清,实物直观的效果难以显现;其次,林老师在设置PPT时.没有考虑到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的差异律,致使对象与背景无法有效区分出来,导致字很模糊.学生看不清。

第三,直观手段的运用缺乏与教师的讲解配合。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必须注意使言语和直观正确地结合起来。林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断地翻着PPT,但是却没有配合讲解,使学生只看了热闹,没有学会新知识。

(2)教师在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必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教师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选取较为清晰直观简洁的直观方式。

第二,直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材料中.教师过分强调直观的原则,忽视了上课的目的,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应适当减少直观的内容,将直观展示与学生互动、教师讲授相结合。

第三,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教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问题及时调整直观与讲解的比例。

第四,要在直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直观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4、参考解析:

(1)师德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题干中“男老师抽班长耳光”违背了师德中“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的内容.“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违背了师德内容中的“教书育人”。没有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变化。《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案例中的男教师抽班长耳光属于对学生的体罚,是一种违法行为。

(2)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应对全班所有学生负责,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采取下列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①学习并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②与其他同事互相交流各自的班级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③深入思考育人真谛,将平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反思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促进自身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