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教师考试《小语》模拟试卷五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6-09 20:43:02[ 字体:   ]

2015安徽教师考试《小语》模拟试卷五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选择题
1.2013年3月20日,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其目的不包括(  )。

A.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

B.惩罚违背低碳生产要求的生产者

C.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

D.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
2.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  )。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D.客体的能动反映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以人为本

C.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4.下列关于股份和股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股票是股份的表现形式,股份是股票的价值内容

B.股票可以流通并可以设置质押

C.股票是证明股东权利的有价证券

D.股票的形式、记载事项可以由发行股票的公司自行决定

5.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不包括(  )。

A.印度

B.哈萨克斯坦

C.尼泊尔

D.不丹

6.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予独爱莲之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___,_______。《江雪》
7.文学常识题填空。
(1)、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__________》合称“乐府双璧”。

(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           ,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      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初唐四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成就最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

(4).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__诗派代表,其作品被________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古代诗歌鉴赏及填写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_______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
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鳃、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_______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目光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
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偶然弥散

B.偶然笼罩

C.偶尔弥散

D.偶尔笼罩
2.对第④段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姐——对吃鱼毫无兴趣

B.二姐——迫不及待想吃鱼

C.“我”和妹妹——因为即将吃鱼而欢快难抑

D.父亲——为给女儿带来幸福而喜悦、骄傲

3.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心脏:指家里温度最高的地方

B.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热量:暗指我们逐渐增多的欢乐

C.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功课冬夜:专指儿时一家人吃鱼的夜晚

D.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严寒:指冬天极度寒冷的天气

4.文中的母亲是我国众多优秀母亲的代表,文中体现出的她的性格特点不包括(  )。

A.勤劳

B.慈爱

C.善良

D.倔强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鱼”为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包括鱼儿歌唱)、吃鱼、送鱼给瞎爷爷吃等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B.题目“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其中的“歌唱”是指“我们”内心在歌唱,“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

C.结尾“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与开头“我们”在山冈上等待父亲的情景首尾呼应

D.文章人物虽多,但是几乎没有言语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事情叙述与行动描写来表现的
四.课程理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教学实践题(17分)

《矛与盾的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简析和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教材简析】本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与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如何发明坦克。并由此说明一个道理。选编此文,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的道理: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矛与盾的集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国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一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请根据教材简析课文,认真思考,准确恰当地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5分)
2.请为这篇课文设计一个新课导人,并谈谈你的设计意图。(6分)
3.假如由你来执教这节课,将有哪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简明扼要地阐明你的教学设计,最终达成上述教学目标。(8分)

六、作文(共1题,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见释圆老僧,老僧用温开水冲了一杯茶,让他喝,那年轻人细细品味了几口说:“一丝香味也没有。”老僧又用滚开水另冲了一杯,这时年轻人看见那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沉浮。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子里袅袅地溢了出来。于是老僧往杯子里共冲了五六次水,沁得满屋津津生香。年轻人品尝着清香四溢的茶水,会意地点了点头,说他一切都明白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
(2)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4)字数800字左右。

参考解析
1答案.B:

2013年3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这个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

2答案D 

实践和认识是人类的两类活动。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 答案B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 答案D 

股票的形式、记载事项由《公司法》作了明确规定,不是股票发行公司自行决定的。故选D。

5. 答案 B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和东欧,国土横跨亚欧两洲,西濒里海。哈萨克斯坦不是与中国西南面相邻的国家。

6.(1)山重水复疑无路
(2)月有阴晴圆缺
(3)出淤泥而不染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1)、《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五柳先生   田园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3)、王勃  骆宾王  卢照邻   杨炯  王勃    《膝王阁序》

(4)、田园山水    苏轼
二.答案
(1)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清幽宁谧
(2)[参考答案]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均有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意境。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悠闲旷达、宠辱皆忘的心境。

三.答案

1.C
2.A   大姐不是对吃鱼毫无兴趣,只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大姐是期待吃鱼而又装作不在乎。

3.B

4.D
5.B “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反映出人物的喜悦心情。在文中,鱼只是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突出主题的“道具”。

 

四.答案
1.(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五.答案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3)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庞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词语。
(4)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参考答案】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请看大屏幕(把书上插图制作成用矛和盾作战的动画片),他们手里的作战武器是什么?(板书:矛、盾,学生写。)
(2)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板书:进攻、自卫)比较而言,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相机把学生分成矛队、盾队。
(3)今天我们就要学一个关于矛和盾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看矛与盾作战的动画片,拉近学生与古代兵器的距离,为学习“矛“‘盾”二字的音、形、义打下基础.同时对矛和盾的优点有直观的感知,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基础。把学生分成矛队、盾队,为互相学习埋下伏笔,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3.【参考答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分两组)
(1)第一组: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首次、长处、胜利者。
(这组词语只要求读正确即可)
(2)第二组: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作一团。
(这组词语要求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带着感情朗读。“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理解)
3.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特别注意读好上面的词语,读出一定的感情来。
4.用“矛、进攻、盾、自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等词语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深人分析
(一)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
坦克一出现在战场上,就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发明家是怎样想到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1.小组合作学习一至四自然段,进行讨论:发明家的思路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句。
2.全班交流,说说找出的相关词句,并板书出来。参考如下:
比赛时难以招架——盾太小了——盾大得像铁屋子——开小洞——伸出进攻的“矛”——加上轮子、装上履带——坦克。
3.参考以上板书,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路和过程。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
1.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2.第一句话:“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联系这句话说说“合二为一”的意思。
(2)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抓住“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等词句来理解)
(3)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
(三)学习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维
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
理解重点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联系这篇课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提示: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的长处,这些事物的长处是怎么集于一身的)
2.你还能用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
(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可以从实际应用、做人学习、处理事情等方面去思考。
如:铅笔和橡皮的结合——橡皮头铅笔;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空调……)
四、总结写作方法,仿写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章是怎么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文章是借发明坦克这件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2.仿照这篇课文。想象编写一个发明故事(如:橡皮头铅笔的发明),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道理。
五、板书:()

六.答案
 [写作提示]为什么同样的一撮茶中,可以冲出两种不同的香味呢?关键是用温水冲,还是用开水沏。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这茶叶在树上泛绿,在阳光的炽烈中开花,在暴风雨中成熟,在熊熊的火焰上被焙干,这是每片茶叶所必须承受的磨炼。然而它要真正成为一杯浓香四溢的茶水,似乎还要经历更激烈的砥砺,即用沸水冲,一次又一次上下翻滚。
从这则案例中可以体会到这样的哲学思想: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崎岖是难免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考生在习作本篇作文时,一定要先从材料中挖掘出其主旨,然后围绕主旨进行作文。

 >>>word打印下载:2015安徽教师考试《小语》预测模拟试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