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之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的特征口诀记忆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8-11-03 10:53:19[ 字体:   ]

教师招考之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的特征口诀记忆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8安徽教师招聘统考相关资讯(点击蓝色文字,即可获取资讯)

2018年度招聘汇总

教师考编课程优惠活动

教综免费备考资料下载

专业课免费备考资料下载

小助手微信(15609680270)

2019教招笔试课程

面试公告汇总

教资QQ群:514588352

微信公众号zkdedu

微博

招教QQ群 :641866310

幼教QQ群 :4508061617

目前教师招聘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考试命题方向越来越深,尤其是教育学知识点较多,这样会给参加考试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在夯实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学会一些记忆方法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现在给大家提供关于“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的特征”的记忆口诀。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及记忆口诀:

(一)特点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

2、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3、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中,由于没有阶级,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

4、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所有的儿童都在接受同样的教育。

(二)记忆口诀:“两生三没”

“两生”:一“生”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二“生”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三没”:一“没”是指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二“没”是指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三“没”是指没有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及记忆口诀

(一)特点

1、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3、道统性:天道、神道、人道往往合而为一。

4、专制性:教育的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5、刻板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比较单一,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6、象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能否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二)记忆口诀:“街(阶)、道、等、专、刻、象”

“街(阶)”是指阶级性;“道”是指道统性;“等”是指等级性;“专”是指专制型;“”“刻”是指刻板性;“象”是指象征性。

三、近代教育的特点及记忆口诀

(一)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英国)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二)记忆口诀:“公义世法”

“公”是指公立教育崛起;“义”是指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世”是指教育的世俗化;“法”是指教育的法制化。

四、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及记忆口诀

(一)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这是对于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2、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思想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多元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二)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全”是指教育的全民化;“民”是指教育的民主化;“多”是指教育的多元化;“现”是指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身”是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学在考试中是常考的内容,今天小编总结了5个基础考点,希望对在备考中的大家有所帮助。

5个基础考点

一、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4)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所以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

(5)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着阻碍的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三、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主张“有教无类”,核心是“仁”和“礼”,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其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2)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论教育作用: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论强力而行: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

(3)道家的教育思想

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遵循自然原则,一切任其自然,便是好的教育。

(4)《学记》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其对教学原则的总结最为突出,例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

四、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主要教育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泛智论”。泛智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

②“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

③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观点;

④提出了便易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

(2)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他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

(3)洛克

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另一方面,他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

他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著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杜威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其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1)马卡连柯

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2)杨贤江

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吴为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全面和谐教育思想。他指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皮亚杰

皮亚杰的《教育学科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3)布卢姆

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关于目标分类的领域,他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认知领域;二是情感领域;三是动作技能领域。

(4)蔡元培

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教育思想有: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②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③教育独立思想。

(5)陶行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核心为生活教育理论。主要观点有:①“生活即教育”;②“社会即学校”;③“教学做合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