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练习题[4.11]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练习题[4.11]
【导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走上理想的教师岗位,易晋教育整理了大量试题资料供大家学习备考。
高分备考QQ群:47651788下载全套备考资料。
关注官方微信:zkdedu 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一、单选题
1.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C.唯学历教育
2.教育目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
C.促进社会发展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 (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老子》
4.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 ( )。
A.学校的出现
C.阶级社会产生
5.“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 )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二、判断题
7.由于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 )
8.目的与目标实际上是一回事,都可以测量。( )
9.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
三、材料分析题
10.在虹桥中学,八(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养不教,父之过’的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易晋教育解析】从社会原因来看,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是日前妨碍教育目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两种不良倾向。
2.D【易晋教育解析】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3.C【易晋教育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学记》,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4.A【易晋教育解析】学校的出现是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
5.C【易晋教育解析】略。
6.C【易晋教育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7.√【易晋教育解析】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
8.×【易晋教育解析】略。
9.√【易晋教育解析】关键期的含义。
10.【参考答案】
(1)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都是片面的。
(2)分析说明:①他们的说法违背了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教育原则。②合力教育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既有学校的、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养成孩子的良好品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③贯彻合力教育原则,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而王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显然都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
(3)德育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工程,其方法与途径因不同的对象也千差万别。我们的中学德育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摆脱传统思维定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德育教育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与家庭建立经常性联系,交换同学情况;同时帮助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示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如家长不要溺爱子女,对子女的要求不能无限满足,也不能动辄打骂、讥讽嘲笑。在教育子女时家长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力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家庭、学校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方位教育新格局,中学德育才会事半功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