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综合》训练试题[6.3]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6-06-03 15:24:19[ 字体:   ]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训练试题[6.3]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1902

B1924

C1912

D1904

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4、以下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预期性

D.长期性

5、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6、“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规律

B.顺序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差异性规律

7、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8、明确规定教育“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体现了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  )。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指导功能

9、以下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预期性

D.长期性

10、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二、多项选择题

11、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道德教育

D.社会教育

12、关于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重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B.评价主体多元化

C.评价方式多样化

D.突出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三、填空题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_____及其以上学历。

14、“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

1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__________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四、简答题

16、简述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意为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综上可知,这两句话揭示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经济、文化和科技在此均未体现。A项为正确答案。

2、参考答案:A  1902年制定《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的形成。

3、参考答案:B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4、参考答案:C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教书育人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预期性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因此本题选C

5、参考答案:B  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交恐惧症。

6、参考答案:B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顺序性要求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A中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C中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它要求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D中差异性是指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要求我们因材施教。

7、参考答案:C  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教师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

8、参考答案:A “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是教育目的的培养目标,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目标导向作用,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

9、参考答案:C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教书育人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预期性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因此本题选C

10、参考答案:D  操行评定是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1、参考答案:A,B,D  广义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发挥教育的合理性,将三者结合统一。

12、参考答案:A,B,C  教学评价的改革表现为:(1)在评价功能上,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2)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3)在评价内容上,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4)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5)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转变。(6)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

三、填空题

13、参考解析: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14、参考解析:启发性原则

15、参考解析:全面发展

四、简答题

16、参考解析: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