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每日一练 【6.22】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1.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个层面: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和( )。
A.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2.社会研究课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制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内容。其课程类型是(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相关课程
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4.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指校本课程实践的主体对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功能、策略等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和观念体系。下列选项中关于校本课程发展文化取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强调校本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
B.视校本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
C.强调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实现学校文化的更新
D.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只是关注预期结果的出现及预定目标的达成
5.课程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
A.教学标准
B.教学计划
C.教学内容
D.教学大纲
6.“课程评价之父”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的是( )。
A.目标对课程的主导
B.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C.教师对课程的执行
D.专家对课程的设计
7.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8.布置作业是教师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应当做到( )。
A.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
B.分量适当、难易适度
C.明确完成时间
D.应经常检查和批改作业
9.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
10.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所以在价值取向上,它是社会本位的。( )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概念的层次。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人们在谈论课程时,往往是站在不同的层面上去理解。在他看来,课程自上而下、从理论到实践可以分为五个层次:①理想的课程。这种课程是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他们较多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课程开设的意义或必要性;②正式的课程。这类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已经被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③领悟的课程。它是指被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④运作的课程。它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⑤经验的课程。这一层面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区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融合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成的新学科,比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组合成生物学。融合课程比相关课程更进一步,把相关学科融合为一门学科,不再保持学科间的界限。广域课程:关联和融合的扩展,即把数门学科的内容加以合并,组合一门综合性大学科,现在英美等国实行的“社会研究”的课程就属于此种类型。题干中的描述符合广域课程的概念。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指校本课程实践的主体对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功能、策略等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和观念体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而提出的。文化取向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视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强调通过校本课程实践,实现学校文化的更新,着力于将校本课程打造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因此A、B、C三项理解正确,排除。校本课程发展的技术取向即视课程发展为一种技术或一项工程,在课程研制、实施和评价上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和程序,强调按既定程序开展各项工作,关注预期结果的出现。一是认为课程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二是把课程实施看作根据预定计划线性的、忠实的执行,不考虑实施过程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动态过程中的积极应变;三是对课程的评价只是关注预期结果的出现及预定目标的达成,不考虑非预期的或隐性的目标的达成。D选项是对校本课程发展的技术取向的理解,排除。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制定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时,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指导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仍用“课程计划”这一术语,但把原来用的“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
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其整个课程开发过程都是围绕目标来进行的。
7.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应当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①要达到规定的学历;②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③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④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8.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分量适宜、难易适度。(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9)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9.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是教师作为教师研究者角色的一种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0.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