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语文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7-03-22 11:32:58[ 字体:   ]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语文如何读懂古代诗歌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语文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导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走上理想的教师岗位,易晋教育整理了大量试题资料供大家学习备考。

高分备考QQ群:251776608下载全套备考资料。关注官方微信:bangjiaoshi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古诗词鉴赏在各地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大,而且据广大考生反映,在碰到古诗词鉴赏题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读不懂诗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读古诗词的技巧。在拿到一首古诗词的时候,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读:

一、题目

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提示作用,它们或标明写作的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或揭示诗歌的题材。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通过这首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诗,它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抒发离别时的伤感之情;于谦的《石灰吟》,通过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的写作重点是歌咏石灰的,从而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一首咏物诗,进一步确定作者通过对石灰的吟诵抒发自己某种志向或追求。这些就是我们能从诗歌的题目中获取的相关信息。

二、作者

诗歌往往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怀,所以在诗歌鉴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也就是要对诗人的经历、思想、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帮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比如:杜甫,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所以他的诗歌多反映民间疾苦,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陶渊明,他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农村田园风光和劳动的情景,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多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情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注释

有些诗歌的后面附有注释,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注释,它们对我们理解诗歌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注释有的交代了写作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有的解释了疑难字词,有的揭示了典故的含义。如:

青玉案·送山谷弟贬宜州

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垂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黄大临,黄庭坚之兄。此词是词人在黄庭坚被贬宜州时所作。

这里的注释不仅介绍了作者,还交代了写作背景,我们能明确这首词是黄大临送别被贬的弟弟黄庭坚时所作的,这是一首送别类的词,那么可以揣测作者想表达的应该是依依惜别之情。

四、关键词句

阅读诗歌就像阅读文章一样,也需要抓住里面的关键词句。在诗歌中的关键词句,主要指那些直接抒发情感的词句,这样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这样的词句标注出来,然后再结合全诗去做具体的赏析。比如: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这首词的关键句,它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五、意象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指诗人所感受的客观物象,而“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情感的一些形象。在古诗歌中,有些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对于这一类意象是我们平时需要注意积累的。如:杨柳、长亭、酒等经常表示送别,月亮、鸿雁等经常表示思乡,杜鹃、斜阳、梧桐、芭蕉等经常表示愁苦,长城、羌笛、楼兰等经常表示战争……

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这些意象,我们不能机械的记忆,具体的还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做具体的分析。比如:“杨柳”一般用来表示送别,可是在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它却不是表达送别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