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教师考编:培养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8年安徽教师考编:培养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
【导读】易晋教育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为你准备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资料,请考生持续关注本站。欢迎加入2018安徽教师招考笔试:641866310,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在线网课,关注官方微信bangjiaoshi获取教师统考四年真题及2018年最新备考资料.
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动反映现实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积极的思维才能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应体现在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决于兴趣,兴趣又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有目的的培养。
1、以“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来源于认识和需要,学生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在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要使学生愿意学习,最根本的是要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东西有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讲好绪论课,在绪论课中把这门学科的意义、作用,结合大量生动事例,讲透讲深;其次在以后各章节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有目的教育,以此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唤起他们好奇、探索的渴望和精神。
2、以“得”引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让学生感到自己课课有收获,有一种成功愉快的体验,会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所得愈多,兴趣愈大,反馈愈强。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讲精讲,使学生经过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还要求教师及时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情感(特别是对后进生),这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钻研的信心和力量。
3、以“疑”引趣,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才有“究”,有疑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讲课,就是要打破学生脑海的平静,使学生的脑海在听课过程中波涛迭起。因此,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是将知识捏成一个个小石头子,变成一个个的疑问,投入学生心田,激起他们的思考,起到“投石击开水底天”的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条件反射”时,先给同学们讲了“望梅止渴”故事,然后,教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曹操说梅子又酸又甜,士兵嘴里会分泌出唾液,这里有什么科学依据呢?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条件反射”。三五分钟的设疑,能够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要讲的内容上来,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使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耳听心想的认识过程,等“疑”解了以后,学生会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学习兴趣很高。
4、以“新”引趣,增强学生的新鲜感
求新(喜欢了解或学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是正常人的心理。学生的直接兴趣是与学科内容和教学过程本身相连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生动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插图、教学挂图、教学活动卡片,正确使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这些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大脑皮质有关部位的兴奋,乃至形成优势的兴奋灶。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娴熟、精炼、形象生动的讲述,优美、准确、利落的示范动作等,都是诱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5、以“难”引趣,诱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乐趣寓于疑难之中”,学生对智力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的困难愈多、愈大,兴趣也就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比较疑难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掌握知识。当然,“难”并不是越深越好,“难”要有一定限度,难度应设在“最近发展区”,它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为“现有水平”,在这个智力水平,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为“最近发展区”,在这个智力水平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独立解决,但是在教师指导下,同伴帮助下,经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又可解决。“难”就要形成一种可望又可及的状态,使多数学生既不感到高不可攀,但又不能轻易学懂,必须要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和努力。
6、以“创”引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就会焕发出浓厚的兴趣,产生自行学习的内驱力。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关键就是要设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启发独立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去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给学生造成“愤、悱”状态,使他们想求通而不能,想说出来而不行,然后教师“修桥铺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的“参加者”和“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亲自尝到思维飞跃之果。这将极大诱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