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4.3学习迁移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第三节 学习迁移
高频考点提要
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分类;3.学习动机的理论;4.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高频考点速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一)正迁移和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结果,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二)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三)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策略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四)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五)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三、学习迁移的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形式训练说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其代表人物是沃尔夫。
(二)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和伍德沃斯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
(三)概括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也称为“经验类化说”。贾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击靶”的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四)关系转换理论
代表人物是苛勒。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
四、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一)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3.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二)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三)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等。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