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4.1认知过程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于认知过程的相关知识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以及中学生的特点重点掌握。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比如学习动机、学习迁 移、学习策略等应重点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认知过程
高频考点提要
1.感觉;2.知觉;3.注意;4.记忆;5.思维;6.想象。
高频考点速记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所接受信息的来源和感受器在个体身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
1.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1)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是反映我们身体内部状况及各器官活动变化状态的感觉。
(2)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它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
(3)平衡觉:也叫静觉或姿势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
(三)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1)同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2)继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做感觉后效。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1)正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
(2)负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有两种:一是现在是什么季节、几号、几点。二是知觉现在时刻与过去某一时刻的长短。
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即物体在按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时,人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2)似动现象: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现象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就会感觉到一个刺激物在向另一个刺激物做连续运动。
②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③自主运动: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间紧盯一个燃烧的烟头,过一段时间后,便会感觉它似乎在不停地游走。
错觉: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2.知觉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直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2.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②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
③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④保持稳定的情绪;
⑤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
⑥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四、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
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
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2)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三)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2.保持与遗忘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在保持的过程中,识记的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1)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3)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
①消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②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 忆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③压抑(动机)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④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图尔文。
3.回忆或再认
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五、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2.概括性
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将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①流畅性: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②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③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2)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所谓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指向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实现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
6.动机的强度
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学习中等强度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越佳。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六、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理想能鼓励人向上和进取,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
(三)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2.补充功能;
3.替代功能。
(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