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十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8-12 14:40:30[ 字体:   ]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十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  )。

A.学习

B.游戏

C.劳动

D.生活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3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  )。

A1015分钟

B810分钟

C58分钟

D1520分钟

4.婴儿最初掌握语言是通过(  )学会的。

A.强化

B.模仿

C.辨音

D.思维

5.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儿童在(  )已经具备人类基本的感觉和知觉。

A.新生儿期

B.婴儿晚期

C.幼儿初期

D.胎儿期

6.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以鉴定儿童是否适合过集体生活,并预防将传染病带入托幼机构的健康检查是(  )。

A.儿童入所()前体格检查和儿童人所()前家庭访视

B.工作人员入所()前体格检查

C.定期儿童体格检查

D.晨间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

7.语言活动的材料收集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

A.从儿童文学、动漫作品中去寻找材料

B.从生活中收集材料

C.从与同伴的游戏中收集材料

D.从大自然中收集材料

8.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9.下列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B.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C.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

D.不需要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10.(  )既可以评价学生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评价学生创造的成果。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档案袋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2.简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3.简述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平衡性原则的内容。

4.简要回答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思想。

2.结合实际,谈一谈怎么贯彻幼儿活动性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15)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五、活动设计题(25)

以“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主题,为大班幼儿设计社会教育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A【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3C【解析】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58分钟。

4B【解析】模仿是幼儿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

5A【解析】新生儿期已经具备感知和相对成熟程度的神经系统。

6A【解析】儿童入所()前体格检查和儿童入所()前家庭访视一般在特约医疗单位进行,通过检查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以鉴定儿童是否适合过集体生活,并预防将传染病带入托幼机构。家庭访视是为了预先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生活习惯、个性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保健。通过与儿童接触,可以使儿童与老师熟悉,入园后尽快融入集体。

7C【解析】教师可以利用各季节收集的材料开展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材料来源丰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收集:(1)从生活中收集材料;(2)从大自然中收集材料;(3)从儿童文学、动漫作品中去寻找材料。

8A【解析】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行、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9D【解析】略。

10C【解析】表现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评价学生创造的成果。表现性评价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任务,面对任务或问题时,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答案)或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答案要点】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并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3.【答案要点】

(1)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平衡。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平衡。

(3)各种感官发展的平衡。

(4)知识的平衡与系统。

4.【答案要点】

(1)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微观评价。

(2)绝对评价、相对评价、自身差异评价。

(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生活教育的目标。陶行知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先生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谈道:“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见,他提出儿童的生活教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一所“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的学校,“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成了晓庄的重要课程。陶先生对此十分赞赏:“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的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把课程融入生活、把生活引进课程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还能够极大地调动儿童的主动积极性。

(3)生活教育的方法。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即“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中学、做中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儿童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所以,他极其重视实践,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改自己“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儿童对知识的探索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答案要点】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为了贯彻活动性原则,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广阔的和多变比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从活动的内容看有发展身体各部位动作的活动,发展感官,发展注意,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和想像的活动,发展语言的活动,发展意志,发展情感的活动;从活动的组织形式看有独自的活动,合作的活动,团体的活动;从活动的方式方法看有生活能力练习活动,玩玩具游戏活动,讲故事活动,观察活动,小实验活动,音乐舞蹈活动,绘画、手工制作活动,种植、饲养活动;从活动的场所分有室内活动(班活动室、功能室)、户外活动(园内、园外);从活动量分有活动量大的活动,安静的活动,静息活动。另外,还可分为成人组织的活动和儿童自由进行的活动。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

(4)活动不是装饰品。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性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因为如果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师就要准备大量的物质材料,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又不可能马上看到效果。相反,如果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是活动中的绝对领导者,她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出发安排一切,而儿童只是随着教师指挥棍转圈的玩偶。教师指到哪儿,孩子们就跟到哪儿。教室里秩序井然,教师带着省心,家长看了放心,活动也就成了表面文章。因此,活动性原则说起来容易,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颇费工夫的。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五、活动设计题

【设计案例】《各族人民大团结》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朝鲜族、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几个民族的服饰、生活习惯和居住地。

2.欣赏几种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认识欲望,培养幼儿尊重和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舞蹈录像:《爱我中华》。

2.中国地图,五种民族娃娃图片。

3.各民族有特色的音乐及儿童服饰。

活动过程:

1.观看音乐舞蹈录像《爱我中华》,说说自己认识的民族,相互交流对各个民族的认识。藏族:男人带着有舌的毡帽,身穿长袍,斜开衣襟,腰间系一根衣带,一只主袖挂在身边,脚穿长筒皮靴。女人身穿长袍,外套背心,腰间系一条五彩横条的围裙。很多藏民是牧民,主要吃糌粑、喝酥油茶和青稞酒。对人表示敬意时,献上哈达。他们喜欢音乐舞蹈。蒙古族:身穿长袍,头上扎着头布,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喜欢赛马、射箭,还喜欢弹马头琴、唱歌、跳舞。蒙古族人民主要以放牧为主,在大草原上放牧马、牛、羊,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不论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棱小花帽,上面用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案。穿斜襟衣服,没有扣子。没结婚的女孩子,头上梳着十几条小辫子,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连衣裙。维吾尔族服饰漂亮,喜欢唱歌跳舞。朝鲜族:男人上衣短,裤子大,裤脚扎灯笼;女的穿斜襟短衣和长裙,色彩鲜艳,梳着一条辫子。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热带地区西双版纳,他们住竹楼,穿着上短下长、颜色鲜艳的长筒裙。在解放前,傣族妇女在田里劳动,男人在家带孩子,他们居住的地方多孔雀,他们都很喜欢跳孔雀舞。

2.比赛:将民族娃娃送回家。分组将朝鲜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娃娃图片贴到中国地图上的相应居住地。

3.听各民族的音乐,找出相应的少数民族儿童服饰。

4.进一步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并创编舞蹈。

活动延伸:

1.利用挂历纸等废旧材料制作少数民族服饰,如新疆帽、藏族围裙等。

2.在活动区听民族音乐、创编舞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