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组织实施2015-2016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8-23 17:11:01[ 字体:   ]

安徽组织实施2015-2016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安徽组织实施20152016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据安徽省教育厅网站消息,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教师〔201116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教师〔20128号)等文件要求,为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提高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现就做好本学年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培训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文件与法律法规,着力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水平与法制修养;引导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习与研究教育改革发展政策,以及年度主题培训(能力提升工程)规定的研修专题,着力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政策研究水平与教育教学(保育教育)能力,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

  全省普通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时间与学时

  (一)培训实施阶段

  1.启动时间(20155月—6月)。基于培训目标要求,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培训调研活动,制定区域本学年度全员培训计划和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三类培训实施方案。

  2.实施时间(20157月—20165月)。(1)年度主题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的集中培训环节在暑假期间进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集中培训环节在寒暑假或分散在双休日进行;远程培训、网络研修、送培送教、影子学习、校本研修和行动研究等环节安排在平时进行。(2)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与2015年“国培计划”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统筹组织,由省教育厅师资处统一部署,培训工作具体安排另文通知。

  (二)年度主题培训学时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20学时。其中,集中面授培训不少于60学时,“影子学习”不少于60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4学时,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不超过24学时,校本研修不少于24学时。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集中培训环节不少于72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行动研究及相应学时的网络研修。

  (三)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时

  主要采用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不少于50学时。

  四、培训内容

  (一)师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师德教育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研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等,牢固树立职业理想情操,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

  法治教育要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将依法治国的理念、原则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增强教师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

  要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必修内容。

  (二)业务培训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重点学习教师专业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德育工作常规与学生教育,班级工作常规与学生管理,教学工作常规与学科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等。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1)年度主题培训内容

  高中教师研修内容:聚焦高中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重点学习和研讨高中考试与评价改革政策,以及学科学习评价理论与实践应用、学习质量观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评价与表现评价、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学生特长发展与评价工具、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等。

  初中教师研修内容:聚焦初中生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重点学习和研讨初中考试与评价改革政策,以及学科学习评价理论与实践应用、学习质量观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评价与表现评价、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学生特长发展与评价工具、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等。

  小学教师研修内容:聚焦有效学习评价,了解考试与评价改革政策,重点学习评价理论与实践应用、学习质量观与学生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工具、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技能、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等。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聚焦问题解决,重点学习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政策等,以及实践反思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的问题诊断和评价、环境创设与利用的问题诊断和评价、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的问题诊断和解决评价、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整合等。

  (2)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内容。围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自主选学为主。培训内容相关要求另文通知。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中小学教师研修内容:基于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重点研修考试招生与评价改革政策,学科学习评价理论与应用、学习评价的问题诊断与有效对策,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修等。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基于“问题解决”评价,重点研修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与趋势、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的指导、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反思与行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整合的知识和方法、幼儿教育软件的应用与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与园本研修研究等。

  五、培训实施

  (一)年度主题培训实施

  1.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推行混合式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修与“送培到县”、“送教下乡”相结合。普通高中教师和城市初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远程+校本”模式;县镇和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送培送教+校本”模式,鼓励县镇和有条件的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远程+校本”模式。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采取参与式、案例式、情景式、探究式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培训研修活动,落实问题讨论、互动交流、过程体验和实践模拟等培训活动。

  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和影子研修相结合。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影子学习和网络研修相结合,其中影子学习以任职学校为单位,师徒结队,以问题为中心、课例为载体,强化跟岗研修,落实问题解决学习。

  2.培训方式。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强化基于教学现场,强化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教学中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

  (1)集中培训。原则采用小班教学。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网络研修的方法辅导和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通过问题研讨,引导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引领问题的分析与诊断解决,着力要点掌握和能力提升。

  ①集中学习问题单。承办培训院校设计培训问题单,包括问题与困惑、关键事件描述、学习重点等,由参训教师于训前填写,学校(中心校/学区)汇总并集中提交给承办培训机构,落实按需施训。

  ②集中学习参与录。承办培训院校设计培训参与录,包括培训日志、问题讨论发言提纲、每个培训专题的培训者教学评价、集中培训学习反思小结、集中培训效果反馈等。

  (2)远程培训。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相结合,虚拟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采取专题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跟进指导等方式,以“案例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自主学习和典型课例的分析研讨活动,着力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建立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双线并行”的管理体系,以县为单位,分学段、分学科组成线上网络班级,由承办培训项目的远程培训机构成立学科、班级辅导团队进行教学管理,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以学校(中心校/学区)为单位,组成线下研修班级,由校长任班主任,在市、县教育部门指导下进行组织与管理。

  ①远程学习任务单。通过参训教师个人主页生成任务单。引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按学习流程认真完成每个环节(或每门课程)的资料阅读、视频观看、问题提交、话题研讨、在线作业和线上考试等任务。

  ②线下研讨参与录。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设计参与录,包括研讨话题、讨论发言稿、线下研讨小结、研讨效果反馈等。

  (3)送培送教。采用巡回送教的方式,市组织省级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初级中学)、县组织市级名师讲学团“送教下乡”(小学、幼儿园),其中每学期“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送培”不少于2天。以“情景式”培训为主,开展集中答疑、示范教学、导师点评和交流研讨等活动,通过过程体验,务实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着力反思实践和问题解决。

  ①学习观摩参与录。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设计参与录,包括答疑问题及记录、示范教学观课议课记录、专家点评与研讨记录、活动发言稿、活动小结、活动效果反馈等。

  ②自我问题诊断单。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设计诊断单,包括主要问题、归因分析和应对策略等。参训教师对本人的学生学习指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和反思诊断,填写诊断单。

  (4)校本研修。在学校(中心校/学区)组织下,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基于学科有效学习评价,以“探究式”培训为主,以课例研修为形式,每学期聚焦2-3个共性问题,着力于经验提升和实践改善,开展岗位实践研修活动。成立学校(中心校/学区)校本研修学科指导团队,指导有效研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侧重于影子学习,观摩教学活动,汇报教学实践;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侧重于反思学科教学实践;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侧重于学科教学与指导的行动研究。

  ①校本研修参与录。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设计参与录,以课例研修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方式,包括教学与学习活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个主要方面的过程或环节。

  ②总结提升改进单。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设计改进单,包括主题活动、主要收获、行动计划、实施绩效和效果评价等,引导教师对学年度校本研修的实践反思与经验总结。

  3.培训考核。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培训考核制度,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实行“教师培训档案袋”评价方法,以观念转变、理念更新、知识重构、技能提升、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考核内容,以参训教师的主要任务为评价依据。

  学年度在职教师主题培训考核权重为集中培训占30%、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项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认定学年度培训合格,认定72学时。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考核权重为集中培训占40%、影子学习(行动研究)占60%,各项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认定学年度培训学时。

  (二)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由承担我省2015年“国培计划”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任务的培训机构承办,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教师〔20149号)要求,采用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并完善“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网络研修要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开展主题式研修;通过诊断测评方式帮助学员诊断培训需求,推荐选学课程,引导合理选学。校本研修要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培训考核分为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培训实施具体要求另文通知。

  六、培训管理

  (一)加强培训团队建设和培训资源建设。省教育厅建立教师培训专家库,组建省级培训讲师团,各地组建本地教学名师讲学团。

  省教育厅组织培训课程资源评审,推荐优质课程资源供各地全员培训选用。鼓励各市、县组织本地区优秀骨干教师和教研员集中通读培训资源,整合并涵盖诸种资源内容,针对培训专题需要,重点建设典型课例和开发培训微课程,编制简约化的辅导读本。

  (二)加强资质认定评审和基地平台建设。做好集中培训院校和远程培训机构的遴选认定工作。集中培训承办院校要依托优质中小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基地;远程培训承办机构要优化培训内容,建设网络研修平台,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印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20号)的要求实施培训;试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项目,高标准打造区域教师发展平台,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夯实以校为本的教师全员培训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强培训项目管理。实行全员培训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备案制。20157月底前,市和县制定培训计划,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制定培训实施方案,中小学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市级培训计划、承办院校(机构)的培训实施方案,报送省教育厅备案。县级教师培训计划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实施方案报市审定,经审定后的培训实施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页公开。按照属地原则,中小学校的校本研修方案报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

  (四)加强培训业务指导。落实培训需求调研制度,科学研制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培训者集体备课制度,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学年度培训主题,省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提高培训管理者、教师培训者和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高质量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能力水平。

  (五)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省组织专家团队,适时开展政策咨询和跟进指导活动。各地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有效措施,强化对培训实施及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管理和指导。各培训院校(机构)要以满意度调查和绩效自评为抓手,强化培训质量监控,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各中小学校要以制度创新和务实考核为重点,强化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实行培训质量监测制度,各市、县要聘请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监测员,在教育部门领导下,自主开展全员培训质量日常调查和监测工作,定期编辑《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监测月报告》,由市教育部门汇总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备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