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教师统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2.5】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12-05 19:36:36[ 字体:   ]

2016安徽教师统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2.5】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6安徽教师统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2.5 

一、单项选择题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 再认          B. 识别         C. 感知         D. 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与张之洞同名著作(   )。

A. 《学记》      B. 《为学》     C. 《劝学篇》   D. 《我的大学》

3.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4.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 课程目标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 感觉阈限      B. 感受性       C. 统觉团       D. 最近发展区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 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0. “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A. 布鲁纳       B. 杜威         C. 加涅          D. 奥苏伯尔

二、辨析题

11.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三、简答题

12. 请简答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的具体内容。

四、论述题

13. 请谈谈你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惩罚的认识。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再认或识别是感知过、思考过和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知的心理过程,回忆则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也能够在头脑中浮现。

2. C[解析]福泽谕吉与张之洞均著有《劝学篇》,不过前者推动了日本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而后者极力强调“中体西用”。

3. C[解析]教学形式阶段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尝试,在儿童兴趣四个阶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 A [解析]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教育目的是更上位的范畴。

5. A [解析]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可引起感觉,低于或超过一定的强度均不会引起感觉,这个范围就是感觉阈限。感官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

6. B[解析]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 A[解析]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相对位置进行评估,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

8. A [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C[解析]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0. D [解析]有意义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二、辨析题

11. [答案要点]

观点错误。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即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三、简答题

12. [答案要点]

1)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四、论述题

13. [答案要点]

教育惩罚是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与奖励相对,为学校德育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惩罚有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削弱受罚行为动机、达到改正的目的;也有利于维护校纪校规。具体惩罚方式由轻到重依次为:口头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教育惩罚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教育性,惩罚本身不是目的,教育惩罚与奖励一样,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惩罚不仅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措施,还是警醒他人的有效措施,具有威慑作用。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因此教育惩罚应该合情合理,要适度、要及时、要体现出教育的严与爱。

教育惩罚不等于体罚。体罚是以损伤人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古代教育经常使用体罚。体罚往往还包含挖苦讽刺等冷暴力的变相体罚,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在教育上要实

事求是地对待教育惩罚,应理性和辩证地诠释教育惩罚、科学而艺术地运用教育惩罚,把握惩罚尺度,重视其教育性,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等不良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