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1.30】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11-30 09:20:17[ 字体:   ]

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1.30】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1[单选题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确立的标志是(  )。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B.《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出版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出版

D.《大教学论》的出版

2[单选题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  )。

A.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班级管理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D.文化科学知识、教学技巧

3[单选题]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单选题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A.社会和谐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D.可持续发展

5[单选题]建国后我国最早颁布的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单选题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思维是(  )。

A.直觉思维

B.常规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7[单选题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顺向思维

D.逆向思维

8[单选题]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学生学业成绩作的综合检查和评定是( )

A.考试    

B.考验

C.考查

D.日常检查

9[简答题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

10[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老师在一次教研中这样表述:“现在学生不好教,回忆我刚参加工作时,学生大多比较听话,能配合老师的工作,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专心听讲,放学后能主动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说学生不好教是因为学生不听话,用“听话”和“不听话”来区别现在和过去的学生,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确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由布卢姆组织编写,主要介绍教学层次目标的相关理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课程理论,作者是泰勒;《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积累。其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故此题选A

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青春期(1218)的危机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在这一时期,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4、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建国后我国最早颁布的教育法律是19864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阿基米德未经逻辑推导,突然发现浮力定律,是一种直觉思维。

7、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而发散性思维是指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的。因此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故此题选A

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查是指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学生学业成绩作的综合检查和评定。考查的重心不在于对学生打分、排队,而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9、参考解析:

(1)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学习动机培养的途径: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10、参考解析:

用“听话”和“不听话”来区别现在和过去的学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观点,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首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而不是简单的听从教师或家长的要求进行发展。

其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的主体,不能要求学生完全听从于教师。

最后,新课程的具体目标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因此,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学生来说,不能用“听话”和“不听话”来区别,教师应该看到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