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1.27】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11-27 09:53:35[ 字体:   ]

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11.27】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1[单选题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2[单选题“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是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

A.华生

B.洛克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3[单选题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层次,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4[单选题]物理课中,教师采取实验的方法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看到,这是采用了(  )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

B.直观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5[单选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6[单选题]下面四位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及行为与教育学家杜威最为接近的是( )

A.王老师在课堂上特别严肃,并且不允许学生讨论和提问

B.李老师认为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由此放任不管

C.张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D.赵老师在平时及课堂教学中只关心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置之不理

7[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  )。

A.学校教育处

B.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D.司法部门

8[判断题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 

9[简答题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0[案例分析题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这句话是华生的名言,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外铄论的观点。

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四个层次和横向六个部门构成。《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它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部门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教育行政法规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四个层次。

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首先可以排除不属于教学方法的直观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试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演示让学生看因此是演示法。

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体现。因此本题选B

6、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7、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8、参考答案:对

9、参考解析: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两大方面。

(1)教师教的标准:①教学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结构合理;④方法恰当;⑤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①学生注意力集中;②思维活跃;③积极参与;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0、参考解析: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呈现了两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其中体现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首先要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案例中这位教师第一堂课中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使课堂出现了“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即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案例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由于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作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老师的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案例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作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是打兵乓球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来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成功地与课文原意对比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教学反思之后,把第一次上课当中效果不好的环节进行了修正,第二次上课在相同的环节处理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该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积极有效的,我们都应该经常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我们的教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