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
A.空间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2、[单选题] 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直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3、[单选题] 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并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机制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4、[单选题]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
A.前因效应
B.定势效应
C.晕轮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5、[单选题] 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
A.政治与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6、[单选题]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7、[判断题]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
8、[判断题]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
9、[简答题] 你是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的?
10、[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生晓峰在操场上体育课,练习打排球,体育教师给学生讲解垫球技术要点后,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晓峰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头撞到了地面凸起的地方.造成头部流血和小腿骨折。体育教师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晓峰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护理费5000元。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分析在这个事件中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中提及的这句诗指欢乐高兴时觉得夜晚太短,而寂寞孤独时则觉得夜很长,描写的是不同状态下对同一时间的感觉不同,即产生了时间错觉。故选B。
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题干中植物学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期望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巨大影响。
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7、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学习风格又名“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和学习倾向。
8、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但教学不应只着眼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而“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可以而且应该促进发展。
9、参考解析: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它源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
10、参考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材料中事件的责任承担主体是学校。原因如下: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摔倒致伤,说明学校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定,虽然老师强调了安全事项并将其及时送医院,但学校仍应承担责任。
转载请注明: 转自中科大云教育官网:http://www.zkdedu.com/(安徽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