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备考练习题(18)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4-06-25 11:51:00[ 字体: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备考练习题(18)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本站特整理了“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备考练习题”的知识,希望对您有用,祝您在本站学习愉快!

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2.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 )。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6.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7.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观导入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入

D.悬念导人

8.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10.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2.【答案】B.解析:各学科知识共同构架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体现了学习的渗透性。

3.【答案】D.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指学习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对旧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使新旧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

4.【答案】B.解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授人以渔”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5.【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答寨】B.解析: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7.【答案】A.解析:考查直观导人的含义。

8.【答案】D.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 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

9.【答案】C.解析:题干阐述的是替代强化的含义。

10.【答案】D.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思是人的个性、品行如同自己的面貌一样,各有不同,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