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6-03-13 11:13:01[ 字体:   ]

安徽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常考简答题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安徽教师统考备考群: 47651788      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什么?

    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一旦新旧知识建立这种实质性的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所谓非人为的联系,即有内在联系而非任意性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了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二、什么是先行组织者技术?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中各种信息的空间组合方式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呈现问题情境非常重要。

2、动机状态

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率。动机强度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也不同。

3、定势作用

定势(set)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的倾向。定势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情况不变时,有助于人们问题解决;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关于思维定势,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卢钦斯(Luchins)所做的取水实验。他的实验最能说明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限制。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因为,思维定势的出现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求同思维所引起的。

4、情绪状态

5、个性特征

 

四、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六、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了表象,思维不可逆,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建立了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