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第二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2.5 思维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9-30 15:33:48[ 字体:   ]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第二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2.5 思维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第二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易晋教育为您整理,欢迎加入安徽教师招QQ群:469941817流讨论

第五节 思维

一、思维的概述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2.概括性

()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的基本过程或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二、思维的种类

()按个体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的不同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划分

1.集中思维

2.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

1.常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三、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对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的辨别进行的心理过程。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对问题情境的思维的质的飞跃

1.在提问方面,与儿童相比,中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思维具有三个质的飞跃。

2.在求解方面,中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思维具有两个质的飞跃。(1)能运用假设

()想象力迅速发展

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向前的,其中初二至初三是发展的加速期,并且较为复杂和高级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幅度较大。

()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地发展

从中学阶段开始,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

四、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人手。

()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它反映在思维过程中就是善于概括归纳,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开展系统的系列活动。为了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的深刻性,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发展中学生的言语特别是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丰富他们的经验(特别是间接经验),因为学生的逻辑抽象程度是在掌握言语和间接经验的过程中提高的。

()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灵活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开展广泛的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多个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答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面包、馒头发酵后因产生的气泡而变得多孔和松软。这一现象触类旁通推广应用后,就产生了泡沫塑料、泡沫砖、泡沫冰激凌等众多新产品。

()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常见的办法有两种:第一,各科教学中都有速度的要求,利用中学生“年轻好胜”的心理,加强速度比赛的训练。第二,要教会学生一定速度的要领和方法,以利于提高敏捷性。例如,数学教学中的速算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通过具体化达到“熟能生巧”,一旦“生巧”,既能丰富数学知识,又能锻炼思维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